第14章 魏良卿的下落(2 / 2)

【你推演了韩爌,钱谦益,周延儒,谁适合当内阁首辅,只有周延儒左右逢源,能当好大明的糊裱匠,但他资历太浅。】

结合上次单独推演韩爌的结果,许存山心里已经有了对策。

朱由检赶到钦天监后,独自上了观星台,和上次不同,此时乃是白天,皇城和市坊尽收眼底,城中百姓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若不是国师所算,他是绝不信这大明会亡于他手。

“国师。”

见国师盘坐于高台之上,朱由检直接到他身前坐下。

“首辅之事有了结果,东林之人不可当国,否则国势日下,周延儒资历太浅。”许存山开门见山道。

“东林之人善逞口舌之利,结党成风,争夺成性,不遵中庸之道,确实不善治国。”

听了这个回答,许存山心中疑惑,好在朱由检很快就给了答案。

东林党原是浙党分支,靠着修复东林书院,广议朝政,主张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枉法等主张,深受天下读书人所推崇。

加上江南造纸,印刷行业发达,东林书院逐渐成为这天下舆论的中心。

自神宗朝后,东林三起三落,每逢皇权势微,便会借助东林之势从文官集团手中夺回权利,但最多两年便会继续打压,将朝中东林大臣都贬去南京。

东林既是文官集团的一员,但其主张却又和原有的文官集团不和,此次东林助朱由检灭阉党,登大统天下皆知,若敢弃用东林只怕昏君的名号直接扣脑袋上了,只能先组阁,再徐徐图之。

按现代话的理解,便是东林掌握着天下读书人的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江南手工业和商贸发达,东林身后的利益集团和传统文官集团身后的地主阶级有利益冲突,中间又夹杂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许存山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大了,表面上的朝堂争斗,党争不断,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字,利。

人事权,财权,军权,是一个封建王朝的三大支柱,官场波澜诡谲,自己的政治智慧肯定不如朱由检,还是只提供意见为好,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搞钱,有了钱再编练新军。

“首辅大事,还请皇上自己决断吧,切记一党独大便是。”

“朕晓得。”

许存山点头,便将自己准备在钦天监成立科技局,打造上市公司,培育股市,高位套现,诈骗大明老爷们的计划说了出来。

听到东大那边也有股这玩意,朱由检也放下心来,果然国师一出手就是大场面,这种抢钱方法闻所未闻,真是天才构想。

“朕这就安排王洽补工部尚书的事。”

许存山点头,黄立极等人靠着跪舔魏忠贤才当的阁臣可谓名臭天下,就等着皇上早点组阁好告老回乡,已经沦为了盖章机器,这可真是洪武爷的待遇了,可惜不能长久。

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还没和朱由检提王洽的事,看来皇上还是不放心自己的“安全”,怕接着跑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