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当国师先立牌坊(1 / 2)

糖业商社,只是许存山为建设股票市场,打造的一家样板公司,盘子不大,便于以后拉升股价,高位套现。

搞发明创造,然后吹泡沫,可比辛辛苦苦搞生产赚得多,而且整个大明懂股票的估计就他一人,到时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至于老爷们不上套?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等到股票飞涨那一刻,没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但想将两京十三省的老爷们都忽悠进场,光靠一个糖业商社可不够,至少还需要上百家上市公司。

玻璃,镜子,肥皂,香水,牙膏,骨瓷,铅笔,水泥,钢铁,下水道,马桶,轴承,自行车........

经过一晚上的思索,许存山诈骗大明老爷们的计划已在脑海中逐渐成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发。

钢铁,军火,造船,三大长期项目,以及钦天监新城区一揽子配套计划。

没错,他打算给钦天监新建一个集研发,住宿,办公为一体的新城区,将符合大明技术条件的诸多现代技术一股脑的弄出来,再将两京十三省的老爷们都请来涨涨见识。

李若琏的办事效率很高,从骆养性那拿了几口锅回来后,军事统计局这边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所以他今天得了崇祯手谕,便直接来工部挑人了,除了各种工匠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科技局长的人选。

原本的工部尚书田吉是阉党五虎之一,宫变之夜虽捡回了一条命,但也被下了大狱,此事正在大理寺候审。

目前负责统筹阉党案件的正是新晋礼部尚书钱龙锡,东林党在京城的二号人物,此人对阉党一向深恶痛绝,估计田吉是出不来了,就算出来也是上刑场,所以此时的工部,暂时由右侍郎王洽统管。

王洽虽不喜国师这般挑人,但人家毕竟有皇上的手谕,只能配合将工部各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器局主管,以及大匠的花册拿来。

炼铁,兵器,火器的大匠好找,京城便有不少,造船他有周通海,到时再从登州请几个来就是。

反倒是钦天监新城的配套工程的匠人没那么好找,实在是太庞杂了,只能从工部圈了一部分,剩下的在民间征集。

至于这科技局长的人选,许存山心中是嘱意徐光启的,此人算是他脑海中为数不多的明末名人,具体干了啥大事早就还给了历史老师,之所以记得此人,便是因为他是高官中最懂科学的,所以才印象深刻。

“王大人,这官员名录中怎么没有徐光启?”

王洽闻言一愣,工部没有这个人阿,想了半天才不确定道:“国师说的是松江府的徐子先?他并未在工部任过职,天启年间曾铸红衣大炮,因忤逆魏忠贤遭革职,此时应在老家编书。”

许存山点头,将此事记下,准备叫李若琏安排人走一趟,将这位大家亲自请回京城。

“这些圈定的工匠,都要调到钦天监。”

王洽的脸色难看之极,若不是怕惹得圣上不快,他真想将这个狗屁国师轰出去,加起来圈了五十多位工匠,其中十四个都是大匠,若是这些人都走了,工部的摊子得瘫一半。

“国师,恕本官不能同意,纵有皇上手谕,抽调十余工匠尚可,多了无法和内阁交代。”

内阁此时就是个摆设,原本的五位大学士有四位都是阉党成员,只是不像五虎,五彪等人那么死忠,在宫变之夜保持了中立。

谁都知道皇上有重换阁臣的打算,所以黄立极,施凤来等几位阉党阁臣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