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贫道寻访东大,也是为了诸位国师65(1 / 2)

钱龙锡的事情一过,原本剑拔弩张的态势算是有所缓解。

阁臣们也不再盯着范,王两家给国师送礼之事纠缠,而是接着哭起了穷。

不过这哭穷对象,已经从朱由检转到了许存山身上。

许存山也是无语,虽说这些银子现在归属钦天监,目前也由他支配,可早就安排好了去处,而且朱由检这家伙也是,好像一辈子没见过钱似的,内帑的三百万两银子是咬的死死的,那可全心全意支持他再造大明的明君哪去了?果然男人一有钱就变坏。

“国师,如今朝廷各部经费短缺,实在是难以维持,这钱就算朝廷和钦天监借的,也不多,五百万两就够。”

“国师,听闻光是拍卖别墅就有六百万,大福船的造价就算加上后期的人员也不会超过五千两一艘,就算您回东大造个上百艘也用不上这么多银子。”

“国师,眼下国事艰难,您素来心怀天下,定不会坐视不管呐。”

许存山已经麻了,上来就借五百万两,也别化缘了直接改抢吧,再说盖伦船的工艺比福船复杂的多,需要的工匠和材料至少多了一半,还要更多的水手,火炮,军士,每艘要想行成战力至少要两到三万两。

要是光在东海这一片晃悠,有个二三十艘倒也够用,可要想霸占整个太平洋,印度洋怎么也得上百艘吧,这还不算后期准备升级的战列舰。

“诸位阁老,贫道自受命钦天监以来,很少掺和国事,手上虽有700万两银子,但也都是各有去处,特别是寻找东大需要在海上建设驿站18座,每一座最少都得是天津卫这般的规模才能挡住当地土著的骚扰。”

“而第一座海上驿站,东番岛更是涉及到朝廷的移藩大计,按上次定下的移藩大计,这18座海上驿站便能安排18个一字藩王。”

“诸位阁臣想一想,若是秦,晋,鲁,周,蜀等宗室人口多的藩镇能移藩成功,陕西,山西,河南等布政司的田税,丁赋至少能多收上三成,而且是百年基业。”

几个阁臣对视一眼,其实移藩海外的事早就定下了,最主要这事一不用朝廷出面,二不用朝廷出钱,直接皇上和钦天监就打包处理了,他们本来是打算看笑话的,没想到钦天监一下搞了这么多银子,这移藩的事还真有可能被干成了。

“国师,移藩海外确实是千秋功业,但按户部,工部的核算,前期三万口移民的费用当在六十万两银子,就算加上后续的城建,王府等费用,最多不超过一百万两。”

周延儒对朝廷账目很是精通,心中粗略一算便知移藩费用虽高,可却是循序渐进,持续投入,眼下国师绝对用不了七百万两白银,眼下还是要先解近渴。

“既是为寻回东大建设的大型驿站,新城所用的标准,规格自是要和东大相同,另外当地人口稀少,土地新垦,所有规章,税收制度皆效仿东大,如此才能以一县之口养活这海上驿站,所以前期投入费用要更高,光是今年便准备在东番扔400万两银子。”

在许存山看来,钦天监有些项目无法言明,自然要借着此事将这账目都扔到移藩之事身上。

听到今年要往东番扔400万两银子,几位阁臣的脸上闪过一丝肉疼之色,仿佛许存山花的是户部的钱一般。

“陛下,移藩之事讲究的循序渐进,绝非一日之功,国师回东大之事亦是如此,有这四百万两放兵部,光砸银子就能将建奴砸死。”主战派李标大步上前,今日若从国师手中将钱抠出来,朝中诸部也是要争夺的,他此时便想先为兵部争取大头。

刚才被韩爌拦住,朱由检已经坐回到龙椅上,他听完李标的话直接狠狠一拍扶手道:“光说天启年间,每年实收辽饷三百多万两,每逢战事内帑又拨付银钱,七年间合计输辽3000多万两,建奴反而越做越大,这四百万两银子给兵部还不是打水漂。”

首辅韩爌狠狠地瞪了李标一眼,接着拱手道:“陛下,若没有这三千万两,只怕建奴已经打进长城,如今宁锦防线稳如泰山,更在金州开辟了辽南镇,都是之前输辽打下的底子。”

“眼下,最重要的事还是给朝中官员补发欠俸,否则中枢无法运转,天下不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