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军统的进步53(1 / 2)

此时距离崇祯元年祭祀大典还有数日。

根据李若涟这边的统计,到达京城的大明老爷们计有各地藩王22人,郡王121人,南方勋贵142人,天下知名士绅家族740人,各地豪商人300多人,另有前来凑热闹,并不在军统肥羊名单上的各地学生,士子,中小地主,行商更是不计其数。

许存山将名单收起,对着李若涟询问道:“金州那边情况如何?”

李若涟恭敬道:“回国师,皇太极从沈阳调来的汉军火器营已到城下,但金州依旧固若金汤。”

建奴的火器营如今实力不强,所用大炮都是碗口炮、将军炮等辽东老炮,远不能和明军从红毛夷那学来的红衣大炮媲美,甚至是用一门少一门,根本不会铸炮。

反观金州此次的援军中则是有善于火器的登州兵马,登莱巡抚孙元化是西洋火炮专家,天启间举人,更是从徐光启那里学习过铸造红衣大炮的法子,甚至在登州还建有炮营,从澳门请了不少西夷炮手和铸炮专家,连科技局都从登州借了不少人。

这也是金州只靠三万五千人,凭借二道城墙,二个瓮城,十余个邬堡能守到现在的原因。

【您推演了皇太极攻打金州的后续,在火器营的火药用完后,离辽东春耕只剩下月循,他在扩建复州城并留下一万兵马镇守后,于崇祯元年三月份撤兵。】

除了继续推演高炉炼钢和盖伦船配套工程,许存山每三日都会推演一番辽南战事,好在今日的推演结果不错。

按照他这半年来对事件推演系统的使用心得,若无强大外力改变,这推演结果是不会变化的。

“袁崇焕那边怎么样?”

辽南一地,除了毛云龙这个新升的辽东副总兵,还有天津总兵,登莱巡抚孙元化,蓟辽总督兼兵部尚书的袁崇焕,所辖兵马也是指挥混乱。

因此在确认皇太极打不下扩建后的金州城后,他这边便建议朱由检将袁崇焕和那五千关宁骑兵调回宁远,主要是祖大寿也不给力,手握蓟门和锦州合兵的六万精锐步军,竟然被多尔衮给逼回了大凌河堡。

若不是科尔沁的蒙古王公和部落首领忙着接收林丹汗的地盘,只怕多尔衮都要打锦州了,朱由检想砍武将脑袋的老毛病差点没犯了。

“回国师,袁崇焕在天津修整了两日,直接越过了京城,以骑兵的脚力最多三天就能回到宁锦,稳住祖大寿的阵脚,只是........”

见李若涟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许存山放下茶杯,脸色一正道:“有话直说,何必藏着掖着。”

“我听闻祖大寿之所以被多尔衮打败,都是监军太监催的太急........”

监军太监得了谁的令还用说,肯定是朱由检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见皇太极差不多是倾巢而出攻打金州,动了抄人家后路偷袭沈阳的心思,只是从大凌堡一直到海州卫的二百里都被建奴迁成了白地,祖大寿要想偷袭沈阳,六万兵马至少要配合十万民夫运粮,还要有至少一万骑兵保卫粮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此事我心中有数,晋商的事安排妥当了?”

许存山将话题跳过,询问起晋商的事,此时辽东战事再起,海路已封,建奴的物资进口全靠蒙古草原转运,而走西口的主力便是晋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