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祭祀大典,上下一心48(1 / 2)

皇太极调集五万军马攻打金州卫,传回京城的时候,许存山正和张世泽交待编练新军的事。

自土木堡之变后,京营糜烂,凡是想重整京营的皇帝不是落水就是患病,他虽为国师又有朱由检支持,却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京城编练新军。

天津卫原有三卫兵马15500人,实际员额7500人,此次为支援金州战事,抽调卫所兵马渡海而去,许存山便和朱由检商议,打着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旗号,实则是在暗中打造一支终于朝廷的精锐之师,为防朝中文官集团掣肘,前期只有一千五百人,打的是巩固天津城防的名义。

由于一直忙着弄钦天监新城的事,军械那边除了上次弄出来的手工自生短火铳,确实没有取得太多显著的进展,所以此次新军训练主要以队列训练,改进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主,看起来更像是前世的大学军训。

所招募的1500名新军,除了几十名从金吾卫精心抽调的百户和小旗,其余士兵皆是来自周边农户的良家子,这些农户子弟,虽然出身平凡,但胜在勤劳朴实,可以说都是璞玉,通过严格的队列,纪律训练,辅以简单的文化政功,未来再补上实战经验,假以时日定能发展出一支强军。

当然编练新军巩固天津城防这事,户部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的,眼下辽东战事再起三线用兵,银子如同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朝廷的财政状况已经本就差到了极点,好在开始的百万两银子是皇上通过内帑和行商拨给袁崇焕和毛文龙的,但后续金州那边大战,军需,抚恤,封赏至少还有百万两的缺口。

眼下所以能撑住,说起来还是靠周延儒的拆东墙补西墙,先是用还没入库的夏粮担保,以新粮换陈粮的名义,从京城,山东的粮商手中强硬换到了足够三线十万大军食用三个月的军粮。

又通过裁减驿卒,河道兵,缓发京官薪俸三月,挪用工部营造陵寝,宫内大殿的费用,又从运河五大钞关提前收清,摊派厘金的法子,勉强维持住了朝廷开支。

“陛下,臣实在顶不住了,总这么寅吃卯粮,等到卯粮没的吃时,我们该如何是好啊,现金朝廷军事开支巨大,如今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虽能解一时之急,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臣看不如将祭祀大典停了吧。”文渊阁内,周延儒一脸的为难,他是真顶不住了。

“陛下,臣以为可换个法子,祭祀大典一切从简便是,可将费用从二十万两压缩至于二万两。”

”陛下,祭祀大典虽花的是内帑之银,但眼下国事艰难,听说最近陛下连宫中太监,宫女都裁减了三分之二,当为天下臣民表率,这大典之事还是停了吧。“

其他阁臣也一一建言,对崇祯元年祭祀大典的事,都颇有微词,眼下国事艰难,皇上竟还要耗费内帑二十万两的银子继续此事。

朱由检脸色阴沉,祭祀大典的事年前便已定了下来,此时南京来的勋贵,各地的士绅,富商,18位同意进京的亲王,130位郡王,还有不少读书人马上就要进京了,此时停了可不是省钱的事,对帝王权威更是影响巨大。

再说祭祀大典只是个借口,实际乃是为国师再造大明的计划筹集资金,眼下大明的老爷们就要上钩了,这事岂能停。

想到这里他沉声道:“大典的事不能停,事到如今朕也不满各位阁老,此事全是国师谋划,现下虽需投入二十万了两,但将来可十倍获利,若是诸位阁老能与朕同心,朝廷上下一体,将此事办明白了,钦天监获利颇丰,朕的钱包鼓了,到时可拿出百万两来补贴辽东军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