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再接再厉,山楂苹果膏问世 9(1 / 2)

等八月三人跑回屋里的时候,王老太太正把两袋铜板倒在炕桌上数。

十个一摞,十摞堆在一起,最后三堆又七摞单三个。

这样算算应该除了篮子的二百三十八文,纯山楂卖出四十七斤,总共应该是三百七十九文,付了三文的摊位费,还有三文牛车费。

几天就赚到这么些钱,大家还是挺高兴的。

虽然是一家子都上手了,看起来占用很多劳动力,但不做这个也没地方打零工呀,而且材料都不要钱。

王老太太拿出放钱的小匣子,把这些铜板都放进去,突然抬头看到一群人盯着她,想了想,又打开匣子。

给每个小朋友一文钱,连念念都有。

孩子们开心地蹦起来,除了郑文青和八月,这两也想蹦来着,实在是身体里的灵魂不允许。

王老太太慈眉善目地看着八月:“今天又做了二十六个篮子,要不你们明天再去一趟?”

八月决定趁着王老太太开心的时候把山楂苹果膏的事情定下来。

“奶奶,我们今天的小篮子卖得挺快的,但是山楂就很一般了,主要是太常见了。”

“要不,我们做一些山楂苹果膏吧,这个也很简单,我娘会做。”说完看了张氏一眼。

张氏得给闺女撑场子呀:“是的娘,这个做起来挺容易的,就是得买些糖和苹果。”

“要买糖呀。”老太太沉思起来。

现在的糖可太贵了,一斤要六十文钱,而一斤糙米是八文钱。

犹豫了会儿,想着卖山楂的点子也是八月想出来的,不然就试试吧。

咬牙拿出七十文钱,交给老大:“明天你去镇上一趟,买一斤糖,再买一斤苹果。”

回头问八月:“一斤够了吗?还要别的吗?”

八月:“我们先买一斤试试吧。卖的时候可能还需要一些油纸,不然不好拿。”

然后王老太太又开始安排:“老大听到了吧,再买点油纸,老四明天还是继续编篮子,其他人照旧。”

环视一下:“庙会有三天,我们不要浪费,再辛苦两天。”

又看了眼张氏:“老大买回东西后你就开始做吧,做好还能赶上后天卖。”

大家纷纷答应,讲完散会,郑老头默默抽了口烟,被无视的感觉真不好。

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大家纷纷行动了起来,去镇里的,去娘娘庙的,搓麻绳的,编篮子的,还有帮忙撕麻的,反正没有一个闲着。

八月他们和昨天一样,依旧背了两背篓的山楂,外带二十六个小篮子,其中六个稍大一点,二十个小一点的。

而张氏这边,老大在中午的时候就把糖和苹果带回来了。所以张大厨开始大显身手。

本来比例应该是一斤山楂两个苹果,考虑到山楂是免费的,所以就先按一斤山楂一个苹果,先做一斤的量试试。

先把山楂洗净,去核去蒂捏碎,在王老太太的注视下,硬着头皮取了一点盐把苹果洗了下。

洗完苹果的水没舍得倒,水是有力气多挑一次就成了,盐可是花钱买的,留着下次继续用。

苹果洗干净连皮切块,和山楂块一起倒进锅中,加糖和水,一起熬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