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殷都郊外西南三十余里外,一草长莺飞、百物繁衍生息之处,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地,夹杂在成片的茂密丛林之中,间或有一两个小水泊被淙淙的小溪小河连缀在一起,仿佛绿色外袍上的深蓝宝石项链一般。

忽然,林中的飞鸟惊起,原是一队骑士在林间的草地之上飞驰而过,马上骑者皆背弓带箭,显然是在追逐猎物。打头的一名白袍少年骑在飞驰的骏马之上,腰挎金刀,马背的櫜鞬(gāojiān)之中装着弓矢,正是当今商王唯一的嫡子子昭。

子昭贵为太子殿下,平素自然有一百名子族族兵负责护卫,只是子昭嫌弃这些持盾提戈的步卒行动缓慢,平日里出外驰马射猎,子昭反要不时驻马等待这班气喘吁吁的护卫,至于驱赶猎物更是指望不上。故子昭又请父王从王族多马卫中拨出三十名骑士,又从多犬卫中挑出二十名牵犬士,作为外出驰马射猎的扈从。

于是,在这夏日的早晨,趁着天气还算清爽,子昭带着一众骑士和犬士出殷都射猎,先向西,继而又转向南,来到这处水草丰美之地。子昭原本想着多射些鹿、彘、熊等大兽,不想因人马众多、声势浩大,反而远远地惊了野兽。忙碌到中午,只射得几只小兽和十几羽飞鸟,连大兽的踪影也未瞧见。

子昭心有不甘,意欲再接再厉,然而统领多马卫骑士的什长前来禀告,言说正午天气酷热,人马皆疲渴至极,请求寻一处阴凉之处歇息打尖。子昭这才察觉自己胯下的爱驹此时也已口泛白沫,浑身大汗,疼马心切的子昭于是下令寻一处有水源的阴凉之处歇息。

正当子昭在阴凉成片的树荫之下,佐着肉干、黍饼,畅饮水囊中的果酒之时,多马卫什长又来禀告,说是望见西边远处有大片飞鸟惊起,定有人众经过,只是此地远离大道,在此荒郊野鄙出没之人,却不知是敌是友。这位什长从军多年,虽只经历过一次战阵,然而是个小心谨慎之人,此番受命扈从太子,自然是处处尽心,万般提防。

子昭少年心性,好奇心重,闻言便令众人上马前去一探究竟。什长本意乃是提醒子昭防备郊野之外的偶遇之人,却不想子昭生性喜好虎山之行。什长得令,只得无奈地召集麾下骑士,令众人上马追随早已绝尘的子昭而去。

子昭率领众人向西纵马奔驰片刻,来到一处平旷之地,远远望见前面一骑由西向东迎面驰来,后面影影绰绰缀着四骑。

待到这些骑者奔到近处,子昭看得清楚,最前面马上是一名年轻汉子,身形细长精悍,所骑乃是一匹栗色矮马,加之地上草长,这汉子细长的双腿仿佛要垂到地上一般。从身上穿着的麻布袍裳来看,其人应当是大商王畿人氏无疑。而后面四人所骑骏马皆颇高大,因此奔驰较快,眼看便要追上前面那汉子。

正当此时,瘦长汉子亦看到子昭这一彪人马,仿佛溺水的人抓到稻草一般,拼命驱赶矮马朝着子昭等人所在的方向奔来,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呐喊呼救。

子昭这时看清后面四名骑者的穿着,与王畿人众的穿着颇为不同,只是不识其人穿着乃何方人氏,便回头询问什长。那什长常年在王都扈从,四处征战的机会不多,亦辨不出来者穿着,只是大致看出乃是北土方国人士,也就是大商以北众多方国中的某一方人氏,于是如实禀报。

子昭在殷都整日无所事事,方才来此荒郊野鄙射猎,不想射猎也不尽兴,却正好撞见这几人,今日算是有了事做。于是,子昭回头向什长下令道:“将这些人一并执来询问,是何方人众在此驰马追逐。”

多马卫什长在马背上躬身领命,旋即转身嘱咐十名骑士留在子昭身边护卫,又令其余二十名骑士分两队从两翼包抄而去,意欲执捉那五名骑马之人。前面那瘦长汉子看见刀戈鲜明、气势汹汹的多马卫骑士,如获大释,放缓马速,束手待擒,而后面四名追逐的北土骑士见多马卫骑士人多势众,均立刻调转马头,纵马奔逃。

子昭见状,猎兴大起,一声呐喊,驱胯下宝驹,似离弦之箭,朝五名北土骑士奔逃的方向射去。子昭纵马飞驰百步之后,见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便陡然勒马止住马步,子昭胯下乃是一匹驯的精熟的良驹,缰绳一勒便全力立在原地停下。子昭得以从容地从櫜鞬中取出弓矢,凝神吸气,开弓放箭,一气呵成,正中一名逃跑骑者的背心。余下三名北土骑者见状,奔逃得更快,怎奈子昭的铜头利矢更快,旋即连发三矢,如同滴水连珠一般,又有两名北土骑者落马,只有一箭射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