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刘墉的真迹 104(1 / 2)

淘到那个镀金佛像,预计能赚一千八百万人民币,这让李天明觉得这次逛鬼市简直是物有所值。

然而关键的问题依然存在,李天明怎么可能把这尊佛像当作礼物送给唐康时呢?

还好李天明家里还收藏着一幅唐寅,也就是唐伯虎的真迹画作。

但这幅画太过珍贵,估价是以亿计算的,李天明怎舍得拿去送人。

正当李天明犯愁之际,远处的大屏幕投影上出现了一件新的宝物图片。

那是一幅字画。

这幅字画卷轴颇长,上面洋洋洒洒书写着上百个字。

落款处赫然写着“刘墉”二字。

拍卖师大声宣布:“各位朋友,这是一幅清代知名书法家刘墉的真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走上前来观赏,但请勿用手触碰。”

现场一时鸦雀无声,似乎大家对这幅字画并不感冒。

见场面有点尴尬,拍卖师接着说:“各位,好坏与否,一看便知。这幅刘墉的真迹实属罕见,真的没有人感兴趣吗?”

此时,人群中有人起哄:“得了得了,哪儿那么稀罕啊?上个月你们就挂出了三幅,都说那是刘墉真迹,哪有那么多真迹啊?”

“没错,刘墉当官当得多悠闲啊,写这么多字画干啥?”

“听说市面上很多挂着刘墉真迹旗号的字画,其实都不是他亲手写的,大多是他的小妾写的。”

李天明不由得笑了笑,正如那人所说,流传至今所谓的刘墉真迹,真正出自刘墉手笔的寥寥无几。

事情缘由如何呢?

了解清代历史的人都清楚,刘墉就是电视剧里演的那个“刘罗锅”。生前他已经非常有名气了。

他与翁方纲、铁保以及成亲王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号称“成铁翁刘”。

当时上门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把他们家门口的门槛都踩烂了,这让刘墉颇为头疼。

好在这“刘罗锅”家里有“三姬”,即三个才情出众的小妾。

她们三人书法技艺精湛,被誉为“皆可代笔”。

面对如潮般涌来的求字者,刘墉想出了一个“妙招”,让这三个小妾替他代笔写字。

所以后世流传下来的所谓“刘墉真迹”很多,但实际上出自他本人之手的却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在台下坐着的竞拍者们对此并无太大兴趣。

一方面是因为已经被骗过太多次;另一方面,字画鉴定是古玩鉴定中最困难的一项,懂得鉴别的不多,能买到真品字画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田华才鄙夷地说:“什么刘墉真迹,我看就是随便找个家伙模仿写的,这种事情我见多了!”

李天明只是微笑,并未反驳。

不过,若是刘墉的字画,倒是很适合用来作为给唐康时祝寿的礼物。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天明便起身走向了台上。毕竟上前去看看也不会掉块肉。

田华才对此毫无兴趣,也就没跟着上去。

观众见李天明登上台去,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瞧瞧,那小子还没长大呢,竟然真去看。”

“这不是骗子专门坑的那种新手么?”

“还有啊,刚才那个鎏金佛像不会也是他买走的吧?真是太傻了。”

坐在台下的马俊远和徐兴达乐不可支。

“这个李天明,是不是已经笨到家了?”马俊远调侃道。

“我估计啊,上次他在我们店里捡了个大便宜之后,心都已经膨胀得不行了。”

“我们就等着看他怎么丢脸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