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妙龄*结义兄弟 94(1 / 2)

妙龄又换了个话题:“温如言,那你觉得四长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温如言还是淡淡的回答:“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一个有故事的人。”妙龄面带微笑,喃喃轻语:“一个遥远的地方。”

她实在想不明白,四长公主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内情。她试图在从前生活在龙城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可最终毫无所获。

因为她们那个时候都是生活在一起,不管是哪个姐妹之间,只要有一点点事,大家是都会知道的,而四长公主竟然有着如此奇特的身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天亮的时候,温如言驾着马车继续赶路,这时候他们已远远离开了龙城,一路往北向而行。

这一日,到达中州与北地的相邻的平洲府,出平洲府去往三百余里,便是北海境地。适时大雨滂沱,温如言驾驶着马车缓缓而行,这一路行来,除了那些诡异的蛇儿之外,其余的则是风平浪静。

遥见一道山岗之时,前方尽是一片野草闲花,只是美景之下被这大雨倾盆,便显得萧杀不少。

温如言道:“这雨越下越大,得赶快些寻个所在避雨才好。”妙龄只是望着车厢外的雨景,也没有回答。温如言也不知她是否睡着,还是没听见,又或者在想着什么,反正自出龙城以来,妙龄是想的时候居多。

突然,妙龄问道:“温如言,我们一路走了这么远,到底是要去哪里,该说了吧?”

温如言虽然穿着蓑衣,但衣服还是已然湿透,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眼神中忽然闪露出一丝无法名状的神色。像是向往,又像是回忆,或者说是游子回归的激动。

当初四长公主一说起那个人的时候,他就知道是谁了,不用看锦囊,他就知道怎么走了,因为他就是从那里出来的。

渐渐接近山岗,他终于回答道:“太行之巅,遇水逆行,逢山断壁,攀崖而上。”

妙龄微微一怔,这才知道要去的是太行山,可太行山里有什么人会解了她身上的“无牙之毒”?妙龄还是选择不问,能有这个回答算不错了,再问怕也不会回答。

正行走间,忽然听得大雨中隐约传来兵器的撞击声,其间还夹杂着人嘶马鸣,但因为浓密的雨声掩盖,若非仔细听便会忽略所闻。

妙龄道:“你听,像是山岗那边传来的?”

温如言也听到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人在雨中厮杀,但这个时候发生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惹上的为好。温如言迟疑了一下,马车也缓慢了下来。

“不要停,这里是躲不过的,先去岗上看看再作计较。”妙龄当然知道温如言的意思,有时候就算不惹事,往往事情也会找上门来,还不如直面再做决定。

温如言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与其盲目的躲避,还不如明白地面对。何况此地一条大道,他们的确没有地方可走。看来自己虽然不断的与人接近,终究还是在思想上差了些。温如言暗暗地想。

马车终于上了山岗,雨还是绵密的下着,丝毫没有减弱的势头,站在山岗上仿佛风也大了些。

借着雨雾,温如言终于看清了山岗另一面的情景,只见在山岗下的官道上,一溜的停着好几辆囚车,囚车上分别都关着囚犯。而囚车四周都有官兵护卫,只是因为有人前来劫囚车,一部分官兵们正在与劫囚车的人厮杀。

旁边地上的泥水中还伏倒着不少官兵,大约是被劫囚车的人杀死,虽然劫囚车的人来势凶悍,但官兵仗着人多,反而占了上风。

温如言看到了那劫囚车的人,居然只有一个,也不知道是他的同伙死了还是如何,这让他很是惊讶而不解。此时那人已被官兵围困,拼命的厮杀,要想救人,或者突围,都显得极为艰难。

“现在怎么办?”温如言望着山岗下地势有点宽,而且还平整,假如他小心些驾驶着马车过去的话应该是没问题,关键是那些官兵会不会误会,或者更深入的栽赃,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

他小心翼翼的道:“要不我们还是在这里等着他们结束了再过去吧?”

妙龄听着前方的厮杀声,只觉得脑袋里有些晕眩,她靠着车厢板壁闭着眼睛想要缓和一下情绪,可突然听到雨声中传来一个声音:“李……双奴,你他妈的快走,我是不行了,不要管……”

声音听起来有些含糊,又显得后继无力,想来这说话的人是受了重伤,这是积攒着力气才喊了出来。

妙龄不觉皱了皱眉,李双奴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她想了半天还是没想起来,只觉得头更痛,便爬起身又掀开车窗帘子往外望去,顿时不少凉凉的雨点飘洒进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