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高手在民间(2 / 2)

其三,老朽有一想法,现在还不确定该不该说。”

李学儒说完,便等着赵佶回答。

“先生能来祝贺,我先带妻子谢过先生。皇庄今年减租一事也是属实。不知先生有何事告知于我?”

李学儒闻言,面色一喜,心道果然来对了。

“陛下圣明,老朽带百姓谢过陛下。老朽今日前来便是为农家税收而来。老朽也不藏着掖着,就直言了。”

赵佶点点头,示意李学儒继续。

“陛下,您可知大宋目前耕地数目?可知百姓需要缴纳多少田税?陛下是否清楚百姓每年生活需要多少钱?若是陛下愿意听,老朽就给陛下说个明明白白。”

赵佶点点头,示意李学儒继续。

“陛下,我大宋如今有耕地约七万万亩,只是大部分地因为各种原因偷税漏税,导致国库收入连年递减,百姓所需承担的税收越来越重。此事还请陛下重视。”

“先生继续说吧。我会详细考虑先生所言,尽量减轻百姓压力。”

“老朽先谢过陛下。每年百姓需要缴纳两税,分别是夏税和秋税。夏税主要以身丁钱和商税为主,秋税则是以粮食为主。

身丁钱各地都不一样,少则百多文,多则三四百文也有。东南之地富庶,所以收的高些,大约四百文左右。当地百姓苦于此税,多有摔婴之举!”

李学儒说完,喝了口茶,然后示意高俅续杯,顺便观察赵佶的神色。可惜他并没有看到赵佶露出惊讶之色。

“百姓每年所缴纳的各种税赋占田产收入的两成,身丁税又占两成,每年所得不过六成。还需偿还灾年所借之钱粮,则所得更低。

收入低,每年的花费却不低。盐价,布价,酒价,还有粮价节节升高。往年只需二十五至三十贯便能稳稳当当的过一年,每月还能尝尝肉味。现在税赋增加,物价也升高,所需已达三十五至四十贯,甚至一年还吃不上几口肉。此事亦请陛下多重视。”

这事赵佶心里也都清楚,章惇主政强硬,连年兵戈不断,却导致物价飞涨,若是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不知会有多少百姓破产流亡。

“先生所言甚是。这些事我亦关注,正在思索解决之法。请先生继续说吧。”

“既然陛下愿意听,那老朽便把那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还请陛下恕罪。

老朽以为国朝当务之急便是降低百姓税赋压力,让百姓休养生息。然后再调整田税,若是能均摊田赋则是最好,那样就能减轻百姓不少负担。

老朽认为大宋当务之急便是‘降税赋’,‘抑物价’,‘规税目’,‘整顿吏治’,从而达到开源节流之最终目的。待诸事处理妥当,在扬威域外也不迟。”

“先生此言甚和我之心意。凡此种种,日后必当缓缓行之,还请先生观之。”

赵佶思量了一会,继续说道,

“先生今日亦有失礼之处,为何不惧于我?”

李学儒闻言笑着说道,

“陛下派人减免今年佃租,又说要缴纳皇庄税赋,老朽便已经知晓陛下乃圣明之君。但凡圣明君主,必会礼下于人,况且现在陛下还未亲政,哪怕为了您自己的名声,也不会将老朽驱逐出宫。所以,老朽何惧之有?”

“呵呵,‘老而不死是为贼’,古人诚不欺我~”

赵佶也直言不讳。

“国朝得遇明君,必有大治于世,也不知老朽还能不能见到。有陛下在,老朽无憾矣。今日失礼之处,还请陛下莫要挂怀。老朽这便告退,陛下国事颇多,却抽身见我,老朽感激不尽。”

李学儒一番感慨,躬身行礼便准备出宫。

“李先生且等等,用完饭再走不迟。客人前来,哪有让客人饿肚子回去的主家?杨戬吩咐下去,多做两个菜,今天下午你们都一起上桌吧。”

“谢陛下体恤,老朽必将陛下仁德传于世人。”

其他几人也是一阵躬身行礼。

众人一起上桌,吃罢饭,李学儒告退,赵佶派人送他回庄子,李学儒也不拒绝,安然处之。

赵佶站在宣德门城楼,看着远去的马车,久久不能安定。

幽幽的说了句,

“‘自古高手在民间’后人亦不欺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