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简单的规划(2 / 2)

2,政体改革。尽量试着改良大宋的混乱官制,尽可能的做到各司其职,政,治清明。首先呢,改六部为九部(吏,户,礼,刑,兵,工,教育,财务,驿递)鹅鹅鹅(章惇被赶出汴京之前。或者今年之内。再或者,等蔡京上台后)

3,军事相关改革。取消黥面,涅手,刺‘军’字。设‘军法司’由枢密院派人督导。设‘军需司’由兵部派人督导。战时“”,各级军事主官有统兵作战之权。战时,各佐官不得违抗军令!战时违抗军令者,斩!因佐官贻误军机者,主犯斩,从犯罚!非战时,军队主官不得插手佐官负责事务。佐官行事不法或佐官以权谋私,可上告,由上级部门处理。对处理结果存疑,可越级上告

4,教育革新。县设县学,由各乡儿童考试入学(四年制)。州设州学,择选各县优秀学生入学(三年制)。各路设学院(四年制)。分科学习。科目为:治民,农田,讲武,水利,天文,算术,刑法。从州学和民间招生。在汴京设‘汴京大学’(四年制)。分‘政务堂’和‘军事堂’。每年择成绩优异者授从九品官身。

5,大宋发展计划。

五年内稳定西北,整军,备战。控制国内盐价。腐蚀辽国边将。(1100~1105)

再五年,修路,开发宝岛,加大国际贸易。(1105~1110)

再五年,伐西夏,将其逼退到黄河以西。尽量占据兴庆府。防守西夏。(1110~1115)

再五年,战略重心北移,准备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1115~1120)

再五年,驻守北疆。积蓄力量。东进或者南下扩张。(1120~1125)

再五年,扬威域外。北伐金国。稳定国内。安定地方(1125~1130)。”

“不写了,如果这些能做到,那么1125年就该考虑新的发展计划了。先大致计划这三十年吧。”

赵佶略带一些悲愤的思索着。如果做不到,那1125年以后也不用考虑了。要么南下苟且偷生,要么被掠走,受尽屈辱,客死他乡。

吩咐夏荷找来一个带锁的盒子,装好写满字的计划单,放在桌案的右上角。把钥匙给了夏荷。

“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记得把这个盒子交给新君。”

“哪怕有朝一日,中兴大宋失败,我也要留下点什么。”

赵佶一边吩咐夏荷,一边想道。

“官家身系社稷,万万不可妄言。”

夏荷拿着钥匙跪在地上对赵佶说道。

“起来吧。我的苦恼,你不懂。传膳吧,我饿了。”

看着窗外早已昏暗的夜空,赵佶略带萧瑟的回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