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哎,那就晚些天再上吧,本来之前计划生育对我们就很大的意见,但是现在娃都生下来了,他们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吧。”妈妈看似温柔,但一提到自己儿女的时候,那种发自心底的保护欲,也会让一个妈妈凶狠起来。

我从妈妈的语气里能感觉到,如果谁要是抢走她的女儿,她一定跟对方拼命。她只是个母亲,一个喜欢孩子的母亲。她有什么错呢?

或许她这样的话语,让人觉得有些不讲道理,可是当时社会背景就是那样,重男轻女的思想太过严重,虽然我们家是为了生女儿。也许只是想要一个小棉袄。

毕竟那个时候没有人觉得自己能去城里生活,房子有得住,不饿肚子,孩子也能上学,就知足了。

我听村里的老人说,当时的计划生育管控程度非常严,如果哪家超生了,不配合躲起来的就会被盯上,还要被罚款。那时候想置办几件家当多难,就算这样,也阻挡不住生孩子的步伐。

当时,农村户口的最多可以生两个,城市户口的,最多一胎,不管男孩女孩,只能要一个。

在我们父母的那一代,因不受控制生育,家家差不多都有六七个,而且国家也鼓励生育,结果后面发现生育过剩了,大家都太穷了,饭都吃不起。从80年底就开始慢慢开始计划生育,经过这个政策,才慢慢控制住了人口剧烈增长。要不中国到现在怕是有30亿人口了。

中国人骨子里就是希望多子多福,从古到2000年以前吧,这个思想还是一直存在的,毕竟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在农民的思想里,只有多生孩子,才能多分地,才有人种地干体力活,才能养活一家人,可因为人口的众多,养家反而又更难,家人还是吃不饱。

“倒是不至于,可能会想办法为难我们,不管上不上得了户口,都还是要去问问。不能耽误了娃。”爸爸在大事面前还是有一定主见的,虽然他也不想面对那些人。

“嗯,也是,毕竟不能耽误娃儿,怎么惩罚我们都能接受,现在娃也生了,我也不怕了,大不了把我关进去几天。”妈妈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终究还是不能动她的女儿。

“没那么严重,就算去也是我去,肯定不能让你去,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坐好月子,把身体养好,其他的我去面对。”爸爸用坚定的眼神告诉妈妈,有我在,绝对不会让你和孩子受委屈。

他们的感情很朴实,没有很好听的花言巧语,只有真实地付出,不得不说妈妈找对了人,遇到了能替他承担风险,又能遮风挡雨的人。爸爸的爱很沉重,不会轻易让人察觉。

“嗯,谢谢你,为了这个女儿,让你承担了这么大的风险。”妈妈有些愧疚地说道,眼里也含着一点点泪花,她肯定也是不想连累自己的老公的,难道是自己太自私了吗?她心里也是有一点自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