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内情466(1 / 2)

  但奥斯蒙德本人都不在乎,他自己的选票也投给了斯皮尔伯格和西德尼·吕美特。

  所以,地球毁灭的可能性都要比奥斯蒙德继续捧杯的可能性大。

  但是有一点,负责人查理并没有向斯皮尔伯格说明。目前看来,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似乎还是理查德·阿腾伯勒以及他的《甘地传》,但查理心中却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荒谬感觉——万一呢?

  人类具有诸多缺点,其中一条便是侥幸心理,自我安慰。

  有多少人会因为被欧洲媒体激怒,而将对冥王星的支持转变为对《冥王星》的支持,将《冥王星》的名字写在票券的第一、二栏呢?

  也许他们会想,这没什么,这是一个美国人为了捍卫自己的行星该做的。反正其它人不会将票投给《冥王星》,毕竟它根本没有进行公关,也没有进行换票,根本不可能拿奖,我这一票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应该没什么关系。

  负责人查理心中也抱有侥幸,他将自己荒诞的念头甩出大脑。

  不,不会发生的,绝无可能。

  *

  “该死的哥伦比亚!”

  影评人克里斯愤怒地扣上电话听筒,将电话的插线拔了下来。

  他已经八十有余,是影评人界的泰斗,自第十届奥斯卡评选就成为了学院会员,参与每一届的奥斯卡评选。

  “它和英国人的电影永远别想从我和我的朋友手上拿到票!”克里斯情绪极为不稳定,哥伦比亚三番五次的电话和不经意的“巧遇”令他倍感烦闷,再加上冥王星事件、英媒煽风点火、冷嘲热讽,他对《甘地传》的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

  今年的奥斯卡投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英媒已经将它上升到了对一个民族的攻击上。

  《冥王星》只是没有拿到一些不值一提的小奖项,就被英国媒体借题发挥,嘲讽美国的学术、电影艺术,甚至美国人的人品。

  想想,如果《甘地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欧洲会进行怎样无耻的狂欢?

  在不间断的抗议维权下,也许国际天文协会最终会考虑修改规则,冥王星还有翻身重做行星的机会。但如果欧洲媒体拿奥斯卡的结果大做文章呢?他们会说,就连美国人自己也看不起《冥王星》。原本可能会获得转机、重回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就这么被奥斯卡宣判死刑。

  那可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