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凤凰河(1 / 2)

  就是签订合约的过程稍微有点麻烦,伊莱娜甚至为此申请了入境签证,专程跑了一趟中国,与他们的电影局签订了一系列的合约。

  近几年,来自东方的电影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就连苏联的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都在今年的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外语片的奖项。

  日本似乎也有一部改编自太宰治作品的电影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求被奥斯卡选片人青睐的方式,想要在明年的奥斯卡上露一露脸。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也能像苏联那样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看情况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竞争一向较小,远不如欧洲电影人奋力争抢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如果《原野》在北美发行上映以后反响和录像带售出额还不错,他也可以一举两得,在《失乐园》奥斯卡公关的间隙提一提《原野》,尽可能让《原野》拿到最佳外语片提名,从而进一步提高票房收入和录像带收益。

  威尼斯电影节的收尾工作,自然就是委托经纪人,向诸位评委逐一表示谢意。电影圈太小,威尼斯的评选又近乎实名,这份选择几乎等于一份人情,想要继续在欧洲电影节上斩获其它名誉,适当的示好感谢是必不可少的。

  也许是奥斯蒙德低估了威尼斯评委的专业素养,多数评委没怎么在意他的举动,在私下里见面时仍然声称《失乐园》能够获奖是因为电影本身足够出色,他们只是做了正确的判断。

  主席伊塔洛·卡尔维诺更是光明磊落,拍着奥斯蒙德的肩膀鼓励他在未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一趟趟跑下来,就连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也忍不住吐槽奥斯蒙德,埋怨他把别人想的太坏,把评选内幕想象的太过黑暗。

  奥斯蒙德懒得理会他,要不是他一贯的谨慎和提防,《失乐园》早已经在派拉蒙手里夭折了,哪还能等得到今天。更何况,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并非全都没有任何私心,像彼得·博格丹诺维奇,不就在暗示他他的目前的窘境,希望奥斯蒙德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吗?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邀他回国以后同他和他的好友,《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见一面。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没能通过银狮奖讨好西德尼·吕美特,自然也无法从最后的希望,“犹太帮”那里获得资金援助。

  而26岁就拍摄了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的天才导演奥逊·威尔斯近些年来也接连失意,穷困潦倒,找不到投资商为他的电影投资,只能努力维持生计。

  大概是知道奥斯蒙德的电影公司名称就取自《公民凯恩》中的雪橇,这两个失意的老倒霉蛋想要借助“偶像”的力量,从奥斯蒙德这里得到些许电影的投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