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乖乖,她真是聪明(1 / 2)

  “里面这一片还是宽敞的嘛,到时候咱们就围着这一圈盖房子。”

  “别说哈,这个地方其实挺不错,这一片多好啊,周围的竹子一砍掉,晒粮食多好。”

  ‘老方’们一边忙碌一边规划着自己以后要住的地方,百里昌的老丈人就说了,“这里的村长说了,往后这点儿就叫方家弯,都住的咱们姓方的,好的很嘛。”

  “等咱们都安置好了,回头写封信给自家的亲戚,告诉他们咱们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心里多少有些不安,若不是早前的村子成了大水塘子,没法子再回去了,他们说什么也不能来这里,哪怕洪水退去给他们的是一片烂泥呢。

  大伙儿互相说笑,相互鼓劲儿,心里也就好受了许多,天黑之前百里昌那房子边上就搭好了一排排的窝棚,能遮风,能避雨,他们就满足了。

  就在大伙儿忙着收拾窝棚的时候,村里的人来了,看着那些拿着锅碗瓢盆,拿着旧被子的人走来,‘老方’们的眼圈都红了。

  第260章 乖乖,她真是聪明

  村长想的周到,这些吃的好解决,落了户就能去领粮食,省着吃也是够的,但人家衙门管你吃可不管你住,这眼看要入冬,这些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来的时候也就带个小包袱,别的都没,那怎么行呢?

  是以就有了老方们眼前的这一幕,到了这些人跟前,村长就说了,“往后咱们就是一个村的人了,这邻里之间就应该相互帮衬,也没啥,就是各家的一点子心意,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再说。”

  “村里的人都商量了一下,趁着大伙儿都还不太忙,先帮着你们把房子给盖起来,这眼看要入冬了,住这个草棚子可不行。”

  看着这些人就准备住在这些草棚子里,村里这些跟着来送东西的妇人都不落忍,可惜都是些不宽裕的人,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你家两个碗,我家几个鸡蛋,她家一篮子菜......

  就这么大伙儿凑了凑,勉强也够大伙儿人手一个碗,几床被子也能先紧着老人和孩子用,老方们热泪盈眶,自然又是一阵感谢。

  第二日衙门的人就来了,挨着对老方们进行了登记,这就算他们是合法的文昌村村民了。

  到了下午村里所有的汉子都到了晒粮场议事,老方们都站出来给大伙儿认了认,又认了认村子里的的人,汉子们都和气,说往后就是一个村子的人,有什么事招呼一声就成。

  至于竹林弯的竹子嘛,这些汉子没放在心上,他们惦记的是那纸钱作坊,村里就有作坊,不出村就能有个上工的地方,谁不心动?

  当他们得知作坊要请年满四十岁以上的人后就有些遗憾,再一听是年后的事了,也就暂时歇了心思。

  接下来大伙儿帮着砍竹子,帮着老方们盖房子,女人们则是背着背篓去竹林弯捡柴火。

  作坊只要竹子,那些枝丫是不要的,剔下来扔在地上,谁要都可以去捡,这东西可抢手的很,扎成一把晒干,烧火很方便,火力很够大。

  整个文昌村进入了忙碌的模式,老方们也给村里人展示了一下他们的实力,从衙门将粮食领回来后这些人就开始找木匠打家具,大量的买泥坯,买布料做衣裳,买寻常要用到的物件儿,和那种身无分文流民截然不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