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深夜,逃离了城市。(1 / 2)

我在一个深夜,逃离了城市。

我的身体尚未离开,依然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游荡,我的灵魂却终于得到了逃脱。

夜色很深,黑黑的海洋。我的灵魂从城墙上翻越,向着远方遁去。

没有人追赶,人们早已倦了累了麻木了。许多人只是没有勇气逃离罢了。

光与影组成的巨大的网,企图将我网住,但还是无济于事。我顺利地穿过了冗长的街道,向着郊区奔去。

城市距离我愈来愈远了,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快,几乎想唱起歌来。

那光明的城堡,那光芒的监狱,那光芒的囚笼,终于离我愈来愈远了。我该如何庆祝呢。

没有人追赶,没有人企图留住我,我似乎有点感到郁闷,感到一丝丝的悲哀。但轻松的心情还是战胜了一切。

我悠然行走于大地上,将城市那狡猾的狐狸抛到了远方。

走吧,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里很美,仿佛亭亭玉立的少女,扎着红头巾。

我的身体尚在城中,我的灵魂已经逍遥于旷野。

城市之门始终开着,我却走不出去。我的关节僵直,我的脚力乏弱,刚刚走了几步,便不得不停下来。

太多的灯光,太多的暗影,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诱惑,一切的一切,都将我缠绕包裹,让我停滞不前。

高耸的楼房,笔直的街道,明丽的灯光,都让我不忍离去。

我在一堆废墟前驻足,凝视着那慌乱中的石头和草树。谁能告诉我,这里曾有怎样的辉煌,这里曾经发生怎样的故事,这里埋葬了怎样的现实,这里又将拥有怎样的未来。

一只黄狗,一只黑狗,从废墟中跑来,静静地看着我,仿佛看着外星人。我也同样静静地看着它们,静静的,不想说一句话。

它们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真的是无家可归,还是偷偷从家中溜出来的,不得而知。

阳光静静地飘在空中,为整个废墟支撑起了一个透明的帐篷。狗儿安然怡然,静静地看着我,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

10

世界看我,我看世界。

没有人鼓掌,没有人欢呼,没有人迎接。

我只是个孤独的流浪者,从城市中逃出来,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城市只剩下了一个光点,在远方闪闪烁烁。夜色迷蒙,谁人为我挑起灯盏。

曾经熟悉的护城河,多余的灯光不停地浮动,仿佛哄着孩子睡眠的母亲。

从这里离开,我将从这里离开。

我将要到哪里呢?南方,还是北方,或者奔赴东西。

我从小便喜欢东方和南方,没有什么缘由。

但实际上,却总是事与愿违。最初的小学是在家的西方,之后迁到了北方。中学更是在北方读的,并且一呆就是多年。最后一年补习,来到了县城,算是到了南方。之后读大学更是到了很北的地方,甚至到了黄河以北。后来工作了,依然是在西方,当然,读研的时候,竟然是去了南方。

绕来绕去,几乎没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控的方向。

看来,我还是随意行走罢了。

11

细细推究起来,那种对于方向的偏爱,还是有来源的。就仿佛潜伏于心中的一段往事,便会影响日后的心理发展。

东方。南方。

在村东的那个大沟旁,在那高高的堤岸上,有一片高高的白杨树。远远近近,都是农田和村庄。在那蓝蓝的树影下,有一位清纯的少女,她的叹息她的迷茫,将我带到了远方,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因为柔西,因为柔西曾经在那里;因为柔西,因为柔西,诞生在那里;因为柔西,因为柔西,永远在那里。

至于南方,好像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由。如果所有的源泉都要从儿时来寻找的话,应该是父亲给我说的故事,应该是父亲带我行走的经历。

从我刚刚记事起,父亲便经常给我讲刘秀七岁走南阳的故事。虽然南阳在河南,在远远的北方,但在当时,我总觉得南阳是在南方,并且是很远很远的南方。因为其中有一个“南”字。

还有,大概五岁左右,父亲背着我去大别山治病。最初关于南方的概念,是满含着伤痛的记忆,又有些神秘莫测,和莫名其妙的向往。

南方。东方。

我将去哪里呢?

12

找不到自己方向的人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方向的人究竟又有多少?

很多时候,我们留驻的方向,并不是最初喜欢的方向,甚至正好相反。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方向。我们要到何处去,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和高度,终极的追求是什么,是利益、名誉还是权力,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也许,很多人根本便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甚至没有理想。他们只是随波逐流,只是向前走,走到哪里算哪里。走着走着,也许便有了自己的目标,也许一辈子都是这样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有的人,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一辈子目标和方向就非常明确;有的人青年时候立志,好多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如此。孔子、王阳明等圣贤也是如此;有的人中年甚至老年之后才找到自己的方向,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创始人,他们都是年近六十才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方向。只要活着,便永远不会晚。

13

“只要勇于探索和奋斗,一个普通的灵魂可以走的很远很远。”

我一直非常欣赏这句话。这是一名留学生留下的一句话,她在生命的最好一段时光,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依然拼劲全力去完成学业,并且热衷于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前苏联有一位老人,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是文盲,之后突然想到要读书识字,竟然在八十岁时顺利完成了大学的学业;美国有一位老太太,九十多岁才开始学习画画,一百岁岁时候,竟然能够在全球举办画展。台湾有一位老人,甚至是逆生长,读大学、读研究生都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并且在就是高龄的时候还骑着自行车到医院去做义工。

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人生就是如此,用于拼搏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你的灵魂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只要勇于探索和奋斗。

14

有的人一生成就非凡,有的人一生平淡无奇。无论是怎样的人生,只要努力过,就是真正的生活。

孔子、老子、释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稣,他们的灵魂始终闪耀着神圣的光辉。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等,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荷马、但丁、歌德、苏东坡、李白、曹雪芹等则为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伟大的人物可以充分地享受生活,比如毕加索,他无论哪方面都是十分出色的,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多数人则是历经了磨难,甚至困厄一生,比如贝多芬和梵高。

有的人一生轰轰烈烈,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的人一生可能只做一件事,却也可以做到了极致,并且做得有滋有味,比如有的人迷恋剪纸,一辈子几十年如一日都在忙着,并且乐此不疲。

其实,任何人,只有专注一件事,就有可能成功。

15

曾经有一个青年,因为年少气盛,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被关进了牢房。他说不上才华横溢,只是喜欢写作罢了。在狱中,他无聊至极,便阅读作为废纸上的地质学方面的知识,他本来是学文科的,又干的是记者的活。对于理科十分陌生,更不必说地质学了。他也只是太无聊,作为一种消遣,他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那些资料,思考那些文字,竟然渐渐地迷上了它,日积月累,竟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三年后,当他离开那里,竟然对于地质学有了颇多的见解,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写了一些论文,竟然被视为新的假说和理论,并且很快被公认,他也一跃成为年轻的地质学家。他的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他甚至成了业内有口皆碑的神奇人物。

“一切皆有可能。”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广告语,有谁细心地体味过它的内涵么?

当你真正地用心努力时,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6

我沿着河边行走,想着茫茫然的心事,想着茫茫然的一切。

河水静静的,静静的看着我。

黑黑的水,灰灰的的水。

我的身心疲惫,脚步声也是有些拖沓,没有人注意我的存在。

我甚至渴望有人能够追捕我,那样才会比较刺激,比较有充实感。

河边的树并不茂密,稀稀拉拉的,如此也好,至少不会藏着可怖的人或动物。

但暗影还是重重,心事也是重重,仿佛遍地的藤蔓,缠住了我的脚步。

河水静静的,静静地看着我。

树与影,在我的面前,在我的身后,默默地,不曾有一句话。

有时候停下来,仔细看那河水,却也看不出端倪。

天空灰蒙蒙的,没有星星,没有月亮。

我只是向前走,不知道要去哪里,此时此刻,我真的不知道为何要离开。

城市就在我的背后,我还能够回去么。

河水静静的,静静地看着我。

17

河边的树不是杨树,也不是柳树,否则我也不会如此的孤独和寂寞。

我沿着看似无边的河岸继续走着,走在一个暗夜里,走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孤寂里。

没有星光,没有灯光,没有月光。

只有暗影,只有树影,只有黑黑的水,只有黑黑的脚印。

我不曾停下,我不敢停下,我不知道如何停下。

追赶我的人有没有,牵挂我的人有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