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2 / 2)

我的杨树,我的柳树。

杨树那伟岸的身躯,威武英雄,无人能敌。在田野,在村庄,在河边,在路旁。我最爱的兄弟,你们过得怎么样。有人深深地赞美过你,你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不卑不亢。你没有傲气,却拥有傲骨。

柳树则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在水边,在门前,花枝招展,招蜂引蝶。我曾经多少次折下你的枝条,编制太阳帽,戴在头上。你忍住疼,笑盈盈地看着我,仿佛病中的母亲,仿佛叹息的柔西,数之不尽的善良的少女。

滔滔在墙角,偷偷地看着我。他的身影若隐若现,他啥时候来到这里,我不得而知。就在石头和砖头杂乱堆砌的墙边,他静静地伫立着,等待我的发现。

“是时候了,秋日如此之长。”这是谁的诗句?让我无尽的遐想。

我坐在桌前,透过半掩半闭的窗,透过风的翅膀,不断放飞自己的想象。

帘上的少女,清丽脱俗,让人不忍卒视。

秋在哪里?秋在我的唇上。干裂的唇,静静地看着秋天,看着秋天的沉稳和喧闹,看着秋天的肃杀和温和。它试图含住什么,又试图吐出什么。

我饮着水,静静地饮着水。这是清冷的水,这是孤寂的水,这是秋日之水。你,能够读懂么?

母亲依然在床上,独自一个人枯坐。她的整个世界就是一张床,就是一张巴掌大小的床。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坐在那里,几乎要睡着。

一望无际的原野,在静静地等着她。劳碌的身影,在等着她。秋风秋雨秋霜,都在等着你。母亲,你能感受到么?

我静静地饮着水,饮着秋日之水。有风吹过来,静悄悄的,帘上的少女,舞动着腰肢,神情怡然迷人。

母亲的唇也干裂了,仿佛干裂的大地。丰收的人们,会记得她么?

10

晚饭刚过,我再度坐在桌前。麦子的香味从稀饭中袭来,将我的胃喂得饱饱的。麦收早已过了,麦田也种了黄豆绿豆红豆,麦子只在想象之中。

那金色的麦田,那金色的麦浪,我站在麦浪之中,仿佛一个驰骋疆场的勇士。麦田就在河边,那静静的水,幽幽地看着我,幽幽地看着麦田。河中有鱼儿,向岸边义无反顾地游来,似乎也想凑凑热闹,但热闹是属于大地的,自己什么也没有。一只破旧的船,始终停靠在那里,静静的,仿佛一位怨妇。它的浑身都是布满了青苔和污物,木板已经有所朽烂。这是一条废弃的小木船。它究竟来自哪里,为何会在这里停泊呢?是谁将它囚禁在这里?在风中在雨中,它顽强地生活着,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我曾与友人一起试图爬上船,但因为它的身体太虚弱,几乎承受不了多大的重量,于是,只好选择了放弃。

我静静地看着水,静静地看着船,静静地看着环抱我的麦田。

可惜周围没有玉米,也没有柳树和杨树。如果它们都在这里,该有多好。

母亲老了,不曾来到水边,不曾看到这条小船。母亲在床上,几乎有着小船同样的命运。

滔滔在哪里?他会看见这条小船么?这个顽皮的少年,这个狡黠的少年,此时此刻,他究竟在做什么呢?

11

天已经黑了,秋日的夜晚已经有些微凉。

柔西在远方,向我微笑,她的笑十分甜美,仿佛就是一枚红艳欲滴的水蜜桃。她在怎样的小屋里,静静地坐着,面对一卷书,静静地坐着,她是否也在想着我。

蓝蓝的树影,蓝蓝的天空。绿衣少女,坐着树影下,她用说支起下巴,幽然地望着远方。她的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很大很大的草原,有很多很多的马匹,有很圆很圆的月亮,有很红很红的太阳。

她静静地望着远方,不说一句话。她的叹息是否轻柔,只有我能够听见。

树是白杨树,在天埂上。远远近近都是农田,麦子绿意盎然,毫不知情地看着她。

风从窗外飘进来,蹑手蹑脚的,生怕我发现。帘上的少女轻歌曼舞,似乎与风儿很熟悉的样子。

母亲在床上睡着了。她整个生活都蜗居于床上,想到这里,我禁不住要哭泣。

卡西还在河边么?还是早已经回去了。他的亲戚是村里的乡亲,他只是偶然来到这里,以后会有机会见面么?卡西很有文艺范儿,举手投足之间,都非常儒雅。眉宇之间,颇有大家丰度。关于卡西,我了解的的确不多,也许以后有机会多多聊一下吧。

12

早上起来,心情竟然有些沉重。从睁开眼睛那一刻,仿佛便有无数的压力想我驶来。洗漱之后,倒也轻松了许多。生活便这样周而复始,似乎没有尽头。其实,所谓压力,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罢了。富翁心事重重,惶惶不可终日,乞丐可以满面笑容,如沐春风。没有压力的人是绝对没有的。

工作家庭社会自身,我们总能找到忧虑的理由。工作太累太闲都可以让人顿生倦意,家庭富足圆满,容易滋生空虚无聊,家庭贫寒饥迫又容易让人自暴自弃。社会稳定繁荣,容易让人丧失斗志,社会动荡不安,又容易让人得过且过。而对于身体来说,精力过剩容易导致欲望丛生,浑身疲惫又容易带来一蹶不振。

无论如何,适度的压力对于人类来说,是必要的。逆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很多残疾人,都能够努力奋斗,取得傲然的业绩。海伦凯勒又盲又聋又哑,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掌握了多国语言,写出了传世名著。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是历经宫刑之辱后,才发愤图强,写出了《史记》这样的千古绝唱。

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我匆匆登上了公交车。看前后左右头颅的摆动,方才明白大部分人都是充满了困惑。露出天真无邪笑容的只有那出生的婴儿。

我凝视窗外,让世界向我靠近,微笑从心底溢出。

13

走进医院大门,心中说不出的滋味。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许多人忙碌着,许多人空闲着,许多人在欢笑,许多人在哭泣,许多人在烦恼,许多人在怨恨。

最初的医院究竟是什么样?医院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人类真的能够战胜病魔,收获完整的健康么。

从古到今,我们能够治愈的疾病究竟有多少?就是最常见的感冒都是让人类招架不住,更不必说各式各样离奇古怪的疾病了。各种检查的手段愈来愈多,诊疗的费用愈来愈多,最终带来的收益究竟有多少。人类长期以来只是守着临床医学的阵地,大砍大杀,关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人又有几人。至于最重要的保健医学,就更是乏人问津了。我国古代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多少人懂得其中的真正含义。

医学的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歧路。医院星罗棋布,病床愈来愈多,住院的病人也愈来愈多。医院的收入也是愈来愈多。医疗仪器设备更是层出不穷。这究竟是医学的繁荣,还是人类健康的退步,如此简单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回答。

当医院渐渐消失,当疾病渐渐消失,人类的健康才会有了最终的保证。

14

从医的人们啊,还是减慢自己的脚步,好好思考一下医学的未来吧。

就目前医学的发展道路来说,医学的中心化不可避免。治疗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手术中心等势在必行。现存的大大小小的医院都会逐步减少,未来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这样的,人人都是医生,随时随地看病。

人们将不再依赖医院,也不再依赖医务人员,人们自身的医疗保健知识已经足以解决常见病和流行病等,人类将会通过一张卡片获知自身的信息,并能够得到最详尽的提示,每一步都会有相应的指导,是否要到各种中心去,疾病何时能够康复,还是会有一个完好的结局,会是一个不幸的结果。

人类将终于回到保健本身,时刻关注自身的生活方式,自觉地避开各种可能的伤害。各种流派的医学,将会得到空前的融合,形成统一医学,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去伪存真。

突然听到了鞭炮声,又有病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医院充满了痛苦悲伤和死亡,我在这里已经呆了许多年,我还有呆多久呢?

健康和疾病,我们所围绕的无非就是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15

我的言语有些杂乱,我的思绪有些繁芜,请原谅我吧。因为心中有些杂乱,因为心外有些繁芜,。世界本来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病人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上满布着各种管路,机器上的数字时而跳动着,显示着生命的存在。健康的人和生病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人略有不适便钻进了医院,有人病入膏肓还在硬撑着工作。

那个突然倒下的年轻人,那个睡梦中离开的中年人,那个跌倒在路边的老年人,那个一气之下喝了农药的少妇,那个郁闷之中便泡在酒精中的汉子,那个因为好奇便溺水的儿童。他们的生命都是危在旦夕,有时候自己已经毫无知觉,活着的人却痛苦不已。

那个月地里奉了婆婆的命令吃了几十只鸡的妇人,多年之后一直受着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困扰,甚至还患了慢性胰腺炎。

那个在洪水中浸泡的少年,多年之后,关节总是僵硬着,浑身上下总是不自在。

那个脾气暴躁的男人,刚刚从医院走出去,便来到工地上,并且因为下属的一点小小的过错,便大发雷霆,结果一下子便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都是报应不爽,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