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溯往昔岁月长,时光流转思如浪(1 / 2)

清冷的夜,随着空中一声惊雷,澜江畔黑云翻滚,远远望去,澜江心到处雾蒙蒙一片。

透过呼啸的江风,桃花庵中隐隐传来朗朗的道童吟诵声:“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阴精不复明……”声音断断续续,似有若无。

一声惊雷响起,随后好似打开了雷霆之门,一道道闪电划过澜江上空。庵中桃花随风起伏、庵外江水滚滚如万马奔腾。

江心岛上,桃花摇曳,水雾弥漫,一个少年一手握着卷书,一手扶着黢黑木剑,一边吟诵一边挥舞。

只见少年道士摇头一笑,按照书中摸样,临空刺出十绝灵幡剑,空气呼啸一声发出撕碎锦帛般的声响。

忽然,“轰”地一声,一棵樟树如遭天谴般突然被焦雷劈中,瞬间燃起熊熊烈火,犹如一条火龙腾空而起,张牙舞爪,吞噬着一切。

火焰与樟树的枝干相互交织,仿佛在跳一场狂乱的舞蹈,又似一幅燃烧的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狂野与力量。

云殊喃喃道:“江心岛屿地势低下,哪会招引如此多的惊雷?

樟树被劈了也就罢了,若将镇庵桃树劈坏了,那就可惜了”

“哗啦啦!”过不片刻,大雨倾盆,如乱箭般密集的雨点儿,劈头盖脸地砸落下来。

云殊只觉得这狂风暴雨诡异无比,好似老天爷在发怒。

云殊被冷风冻得正犹自微微发抖,突然看见前方江中不远处,红光隐隐,在黑暗中闪烁吞吐,变幻莫测。

云殊大奇,忽想:“咦,这江心岛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有这么绮丽的烟火?难道是灵气复苏的妖怪不成?”

他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犹如擂起了一面鼓,心里七上八下。

转念又想: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何惧鬼敲门!”

我云殊向来光风霁月,何况道爷本就是道士,加之十绝灵幡剑在手,又何惧哉!

略一思索,忍不住拽紧雨披,推门持剑前去一探究竟。

走得近了,那绚光霞彩反而渐渐地淡了下来,只剩下一轮浅浅的红晕,微弱地闪耀着。

云殊借着闪电瞬间的强光,发觉红芒闪处竟突兀的出现了一座微型书院,凭空耸立江畔边。

书院静立幽径旁,古木高耸入云,青瓦白墙交相辉映,庭院深深,似乎传来阵阵朗朗书声。

江水滔滔,掩映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虽稍显破败,却依然古朴典雅。

他心中一宽:“这彩光想必是宝物的神光,随着灵气复苏各种宝物也逐一现世不成?”

当下再不迟疑,冒雨急行,越靠近书院,突兀的发现书院越来越大,云殊不知是书院变大还是自身变小。

好不容易走到了书院门口,只见那破旧的木门半掩着,好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力地依靠在墙边。

门上的红漆剥落,透过手机电光,云殊发现匾上“白鹿书院”四个大字,孤独地镶嵌在古老的建筑上。

云殊赶紧掏出手机查询,发现根据《水蓝星史》记载,白鹿书院,主要位于澜江以西,路山六老峰,相传书院的创始人是2万年前南唐的李胡渤大儒,是水蓝星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云殊内心忍不住一阵惊呼,“当真是神话照进现实”,南唐、宋代等远古朝代大多都存于野史记载,2万年的岁月时光,遮掩的太多信息,也留下了太多传说。

云殊抹去满脸雨水,整了整衣冠,推门而入。

忽然,电光轰雷似战鼓齐鸣,云殊“呵!”地一声,寒毛乍竖,几乎跳了起来。

随后,他才渐渐平息下来,蓦地暗想:“这书院会同灵气复苏而来,必有其特异之处,不趁机探索定会抱憾终身。”

云殊定神,直奔书院大殿,推开殿门,忽然间无数绚烂的光芒如镭射灯破空而出。

澜江心半个岛屿的夜空都被照亮。

云殊莫名惊诧,忽然思忖道:“原来先前看到的漫天彩光的源头就在这里。”

他缓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探索!

眯着眼睛端详片刻,方才看清大殿中央竟然有个书院印章,散发了五彩光芒,高不过半寸,周侧雕了一头微型白鹿,栩栩如生,在彩光的波动摇曳下,仿佛要踏足飞奔。

印章底部篆刻着不知名的铭文,万千彩光缭绕飞腾,氤氲间似有云烟阵阵冒出,又化成旋涡,回旋绕转,沿着印章周边激撞出迷离万状的绮光。

云殊正自看得目眩神迷,忽然听见脑海中“轰隆”一声爆响,片刻之间,手中的印章化为了齑粉,散落满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