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铁匠是个好铁匠(1 / 2)

当然,有些事情这时是不能算的:

这个死胖子后来,在韩阳家吃新宴结束返家时,成功地鼓动劝说了武卿人这小妮子,让韩阳帮她在田里抓了大大小小百多只青蛙,并送往她自己居住的闺房旁边的水池里放养,说是这样才能更好领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意境。

于是整个夏天,侯龙山庄的后花园里,除了白天里鸣蝉的声音,更多了夜间乱蛙的鸣叫声。

到后来武老爷不胜其烦,干脆带了夫人和一班丫鬟下人搬到了别院去了,说是消夏避暑,实则是受够了群蛙乱鸣的烦躁。

结果这小胖子又裹挟着韩阳,打着“保卫武家三小姐,消灭臭癞蛤蟆”的旗号,将武卿人吩咐下人辛辛苦苦喂大的一干青蛙,从池子里一网打尽。

然后据说邀约了门房王老头,马夫郑大胆,库房吴二狗,甚至还有书院山长周某人,伙同伙房的刘嬢嬢、赵大婶、钱四喜、孙九妹,李老六等人,在伙房里整整吃了两顿,才祭拜完了一帮人等的五脏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周拂静歪着头想了想,虽觉得杨天兵素来行事荒诞,好捉弄他人,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

众人也走到了书院的后山,侯龙山庄那高高耸立在半山腰的听岚楼已遥遥在望,后山那片葱郁的榛子树林和楠木林也遥遥在望了。,

林间寂静宽阔青石板路上,偶尔飘荡着听岚楼上屋角檐下的铜风铃,叮叮咚咚的声音,偶尔还有挑担背篓过路的村民的脚步声,也有武家巡山望哨的家丁护卫传来的吆喝声。

待到众人沿着晨间韩阳杨天兵二人走过的石板路进入书院后,早已有一十多个壮硕的武家仆役,候在了马房旁边。

临时搭建的铁匠炉边,他们早早地生好了炉火,只等韩铁匠将肩上的石缸放到炉中,便可以冶炼铜锭。

武家原本有自家的铁匠作坊,只是书院这次要的铸钟颇费功夫,所以干脆在马房边搭了个凉棚。

那凉棚中间的地上有一个三尺来深的泥坑,成人合抱粗细,像一口倒扣的钟,坑壁早早地用踩踏过上百次的熟陶土稀泥封塑过。

稀泥如今早已阴干,坑壁上有烟火熏烤过的痕迹,并刻好了各式花纹,且有一行阴刻反文“侯龙书院元汉天丰十二年二月初三”。

文字虽是反文,却可见书法雅正雄秀,沉稳之中不失飘逸雄健之势,颇得几分天然妙趣真谛,显是书院山长周兴手笔。

反文及钟上的其他纹饰镌刻者是韩阳。坑的上方有一坨光溜溜的石头墩子,也被塑造成了实心的钟型,其外壁的顶端同样镌刻了“侯龙书院三神拂卿四方镇敕”字样的阴文小篆小款识。

这一行字倒并非大家书就,乃是杨天兵乘书院众人不备之机偷偷刻了“三神”二字上去。“三”字指韩阳大名韩三阳中的三字,“神”则指代杨天兵自己,乃是神人风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