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村里有个道童叫天兵(1 / 2)

侯龙别院又叫高乐庄,它的格局与侯龙山庄不同,山庄里只有武家长房。

别院主人正是侯龙山庄主人武镇南的兄弟武家二爷武镇奉。

别院虽名为别院,却比山庄更具规模。不仅居住着武家大大小小远近各房几十户人家,还有着百十户依附武家的庄户们,也围绕着庄园各处地势兴置了房舍。

人多则气聚,这里不比山庄书院的森严有序,却自有一番乡土的气息。

这里唤做朝阳村,村名的由来,一说是因为本地山川走势应了书中的双凤朝阳之说故而得名朝阳,一说是因为此地乃朝阳升起之时,日月星辰发出的神明之光照耀之地,故而取名朝阳。

杨天兵家就在这充斥着鸡鸣狗吠的村落里。

杨家世代都是道士。偏偏又不好好修道,祖辈都娶妻生子,生活在在这小小的村子里。

到杨天兵这一代,已经久远得连家中族谱都扔得不知所在了。唯有杨家堂屋中挂着的一副“鬼谷子下山图”,依稀可以佐证杨家已被遗忘的前尘故事。

图中所画之人头戴斗笠,腰悬长剑,左手捏印负于身后腰间,右手荷杖,杖首挂一葫芦,似是远眺远处群山,昂然回首伫立间,葫芦上的绸带与鬼谷子身上衣袂皆飘飘迎风而动。

远处群山之巅有一道观隐隐露出一檐,檐下有一匾,匾上字迹隐约为“赤城”二字。

此图字画皆气象雄浑、法度森严,显是出自高人大家之手。只可惜早已被柴火烟雾熏得漆黑,失去了本色。

图上款识并未言明时间,而且四句似诗似偈的字句,因常年被屋顶上沿着墙壁漏下的雨水侵蚀,只留下了“闻口口则口,遇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模糊样子,以及“师弟口口口惠存愚兄鬼谷”的字迹。

韩阳曾无数次在这张图下,与杨天兵一起奋笔疾书过各种桃符、鬼符。

按照杨天兵的道士老爹杨道士早年的话说,韩阳和杨天兵二人都是天上星宿下凡,实乃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符箓奇才,道门仙童。

此等资质璞玉要是不从小严加教导约束,精雕细琢,授之以渔,实在是暴殄天物,是要被老天爷天厌谴之的。

于是韩阳杨天兵二人自小就在杨道士的教导下,苦练各种符箓的书写勾画,并自觉仙根不浅,实乃人间小小仙童。

待到二人中的韩阳年满十一二岁后,杨天兵却忽然开窍,明白了这是杨道士好吃懒做,懒得鬼画桃符,所以诓骗二个小小人儿做那画符的傀儡而已。

二人自此以后,便学会了跟杨道士讨价还价。需知二人这些年来,为杨道士诓骗后勤奋书画的桃符,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而这些桃符,最终都是被杨道士以五文钱一枚的价钱,“送”给有缘人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