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赵水云准备往大了玩(1 / 2)

吴建民肉嘟嘟的黑脸上尽是好奇,“大高,你们这是,啥情况?”

高大就在机耕路下的一片荒地里祸祸,见来人是吴建民。

因为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向云村和新风村有点不太对眼。

身为各村的村长,高大和吴建民自然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高大哪会有好脸色给对方,说话有些呛,“扯笋啊,这不明摆着嘛。”

“我知道啊,我又不瞎。”

吴建民没好气地回怼了句,停好电驴,腆着个啤酒肚走了下去,一支烟丢给高大,“我的意思是,你们扯那么多小笋,是要干嘛?卖钱吗?”

高大接住烟,点上,吐了口烟雾,语气依旧不怎么客气,“肯定是卖钱啊,你家吃能吃这么多?”

“是自个拿出去卖,还是有人收?”

听到果然是卖钱,吴建民不回怼高大了,瞬间就来了兴趣。

新风村的地理位置比起向云村没那么偏,小路也要好走一些,至少可以骑摩托车电动车,但依旧是个如假包换的山旮旯。

村落的条件比起向云亦要稍微富裕,可仍然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乡僻壤。

村里穷,他也穷。

乍闻到处都是的小笋子居然有钱途?

他能不来劲?

“自个搞去卖,哪怕卖一块钱一斤,一天又能卖掉多少哦,当然是有人收。”

这回高大如实说道。

“难怪你们村的人都来扯笋了,看来收笋的人需求量不小……多少钱一斤啊?”吴建民两眼放光,急不可耐地追问。

实话告诉吴建民三块钱一斤?

那是不可能的,那样他和高歌计划过的全镇收购,还搞个球。

说出他们计划的收购价嘛……

关键是文老师说了,他那朋友的食品厂的消化能力就那么大。

言外之意,就是只够消化他们尚云村村民所搞的笋子。

话说,要是真和吴建民讲一块多钱一斤,吴建民他们村却又“不能吃,只能光看”……

岂不是纯纯的拉仇恨?

要知道哪怕是一块多钱一斤,一天也能搞大几百上千大洋啊!

“就一两毛钱。”

脑袋瓜子转了几个圈,高大撒了个谎,张口就把真正的价格打了零点几折。

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才一两毛钱一斤?

吴建民并未因为和高大不太对付而怀疑这个价,他的看法和之前的高大等无数山里人一样:小笋子就是个不值钱的东东。

在青山镇在里县,有人愿意出价收购,就不错了。

要不还想怎么嘀?

吴建民闻言顿时兴趣阑珊,自个也点上支烟,悠悠地吞着云吐着雾,摆出他新风村村长大人的架势,以说教的口吻道:

“大高啊,要我怎么说你呢,才一两毛钱一斤,你们搞个捶子搞哦……一天哪怕是扯一千斤,也就一两百块钱!为了这一两百块钱,你们至于吗?再穷也没穷到这个地步吧。”

弹了弹烟灰,吴建民接着说教道:

“现在正是春耕的口子上,你们不抓紧时间,好好地把秧田弄好,把早稻秧苗培育起来,不多种点玉米红薯啥的,却在这里扯这一两毛钱一斤的小笋子!

你们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真不晓得你这个村长是怎么当的,还带着全村的人都来抜笋!

我服死你了!”

两位村长的对话,附近所有人都听到了。

诚然吴建民的话称得上是一番好心,可语气听着叫人不舒服,尤其是他那架势看着让人不爽。

然而包括高大在内,大家都没反驳他。

随你嘚瑟呗,我们闷声发我们的财。

等哪天你知道我们的小笋的真正价格,看你个胖老小子是什么反应。

……

小笋才一两毛一斤,吴建民再无欲望,待在这里无趣得紧。

爬上机耕路,骑着电驴子走了。

向云村村民们风卷残云的抜笋活动继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