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笋子随缘寄出去十份(2 / 2)

首先他真没时间,向云村的那几个娃子“嗷嗷待哺”呢。

然后出去跑开销大,他已经在网银上查过,果不其然所有银行卡全被冻结,现在他就微讯钱包里有千来块钱,穷得一比。

与其去跑,不如直接寄出去。

一切随缘呗。

要是那十家都没福气拥有这个缘份,换收货方,再寄。

总会找到有缘人的嘛。

话说谁要是牵系上了他这个挂比寄出的缘份,那谁的这一辈子……

……

向云村是地处大山中的一个大平原。

村里的田以平原田为主,只有少量的梯田。

偌大的田垄足有上千亩的面积,不过大部份的田没人耕种,处于荒废的状态。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村里人口流失太过严重,二种田的付出与回报太过于不成正比。

种过田的人就知道,种田的成本即使撇开人工成本,还有谷种、化肥、农药、犁田的费用等等,这些可是要掏真金白银的!

成本真心不小!

而一瓶500毫升的水的价格几乎都要两块,可一斤稻谷呢?

但对向云村的留守村民来说,稻谷再贱价,他们也会种好自家的几亩责任田。

毕竟他们没什么其它收入来源,一家的口粮就指望那几亩田了,况且喂养的牲畜也要吃糠吃碎米。

总之是不可能花钱去买米的!

此刻,高大和他婆娘王桂花在田间忙活。

村民们种的都是两季稻,马上就要犁田弄秧苗了。

犁田之前需将田埂夯实防漏,这样才能进行蓄水。

附近还有数丘田中有村民在劳作,孩子们亦参与其中。

大伙儿边忙活,边唠着嗑,而唠的主要话题,无疑是文浩云。

“老大,你们昨晚上和文老师吃饭喝酒,感觉文老师人怎么样?能不能长久地留在咱们这里?”

开口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汉子,叫高爱国,他的孙女乳名叫二丫,村小学一年级唯一的学生,所以他对文浩云比其他村民要更关注更上心。

“咱们村啊,来过不少的老师,好多都是城里来的。”

高大忙活了大半个上午,有些乏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捡过身旁的旱烟袋子,熟练地卷着烟,“那些城里老师,都挺娇气的。半途跑掉的老师,绝大部份就是他们……文老师呢,看上去也很娇气,但接触下来,发现他并不像是那种娇气的人……主要我感觉文老师这人比较有责任心,还是个热心肠……我觉得呢,他应该不会随随便便跑路吧。”

高爱国听到村长的判断,就咧着两排大黄牙笑了,“那就好,真希望文老师能在咱们村多待几年,这样咱们村小就不会动不动就停课了!”

高大沾巴些口水在白纸上,将旱烟拢好,打火机啪嗒点着,“娃儿们的学习是重要,可咱们不能想着文老师在咱们村多待几年……真要是待几年,那文老师的前程不全耽误在咱们这了?咱们呐,不能这么自私。”

高爱国挠着头,有些烦躁地道,“哎,又怕娃儿们误了学习,又怕误了文老师的前程,左右为难啊。”

高大用力吸了口旱烟,吐出一口长长的烟雾,苦笑道,“有什么办法?咱们村太偏僻,又穷,连条路都不通。很多东西,注定了的啊。”

“唉。”听到村长这番话,大伙儿皆是叹息。

叹息家乡的偏僻贫穷落后,叹息他们自个的命运,叹息他们的子孙的命运——从一呱呱坠地,就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

“唉……”高大亦一声喟然长叹。

然而他更多的是为向云村的命运而叹——目前村里的人所留已然不多,而且人还在不断地往外跑;

等他们这批不想跑的、跑不动的、没能力跑的老家伙全归了土……真到那一天,向云村也就名存实亡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