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穷乡僻壤向云村(2 / 2)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在大华国近些年的经济腾飞中,在人往城市涌的浪潮下,向云村的人口流失非一般的严重。

现在的向云村在籍户数仅五十多户,在籍人口一百多人。

常年留守在村里的人更是少得可怜,才三十多人。

今天来迎接文浩云的,除了高大的婆娘和另一名村妇在做饭菜,除了村里的最长者,其他人一个不落地全来了。

可见村里对文浩云到来的重视。

……

“文老师,往这边走。”

介绍完毕,寒暄结束,大伙儿簇拥着文浩云往村部走去。

所谓的村部,就是村长高大家里——一幢土砖黑瓦木梁的老房子。

事实上全村拢共就那么几幢或一层或两层的红砖楼,其它的以土坯屋居多,更有数家是茅草屋。

需知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土坯房茅草屋在大华绝大部份的农村里,早就消逝无踪!

向云村之贫穷,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和路一直没修通,也有莫大的干系,建筑材料要运进来非常不方便。

“文老师,坐,快坐。”

堂屋里,高大热情地请文浩云入座。

其余村民包括孩子们都已散去,只留下一名村民作陪,另外还有一名村民在高大家里等着。

留下的这人是村里唯二的两名干部之一,副村长高歌。

五十多岁的山里汉子,身子骨墩实,脸色黝黑,话不多,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很憨厚很质朴的感觉。

在高大家的这位是村里的最年长者,叫高首,今年九十岁,白须白发,慈眉善目,背身佝偻,腿脚不太利索,不过精神劲儿还不错。

这会他坐在文浩云的对面,浑浊的双眸满怀感激地看着文浩云:

“文老师,你的情况小大都跟我说了……

你一个大城市里的人,在国外喝了几年洋墨水的留学研究生,听说家里还是做大生意的吧……

你能来到我们向云村这个犄角旮旯里教那些屁娃子,真的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我们村的那几个孩子,已经停学一个多月了啊!

小大应该和你说过吧,我们村前前后后来了不知多少个老师,最久的没待满半年……有两个一进我们村,饭都没吃掉头就跑了……还有四个,更是在半路上就走了……待一天几天走的,我都忘记有好多个了。

我们村实在是太穷太偏僻啊,连条路都没通……

我们村的人呐,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

我一直都在期望啊,在我入土前,村里能出一个重点大学生……一个就行!

我没两年好活了,我知道我这辈子是看不到喽。

但是我相信,文老师你来了,这几个孩子中将来肯定能有人考上重点大学。

肯定能有人会有出息,改变我们向云村的这个啥都没有的面貌!”

文浩云听老人絮絮叨叨地说完,心下暗自摇头:老人家啊,今时不同往日啊,考上重点大学不等于就有出息啊!

看看社会上多少重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多少在家啃老?多少在送快递送外卖?多少……

心里话归心里话,文浩云神色肃然地道,“老爷子,这几个孩子、咱们村里将来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请你老人家放心,既然我来了,我肯定会尽我最大的能力。”

文浩云这番话说得很真挚,听得三个老人暗暗舒了口气。

但心并未就此完全放下。

因为这个文老师的条件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优秀了,大都市人,海归硕士,富二代……

关键文老师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帅帅气气,一看就是在象牙塔里长大,从小没吃过苦的主。

文老师又能在这里撑几天?

老人们早就讨论过,都表示心里没一点底。

同时他们还讨论过,不管文老师能不能撑住,他们都当以贵客待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