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好圣孙(1 / 2)

听了这,万历脸色瞬间更拉了。

亏了他之前,还觉他这孙子挺孝顺的。

他真是瞎了眼。

怎么就没看出来,这小子还有如此两面三刀的一面。

表面上与他说他爹早不计较了,实则怕是巴不得他对所有牵扯之人大开杀戒呢吧。

他莫不是真的以为,刘光复犯颜进谏真是为了他爹吧?

从刘光复开始进谏,到这些人力保刘光复。

他爹遇刺一案早就变得无关紧要了,那些人不过是找了由头与他相斗而已。

一步退,步步退。

虽说,这么多年他都不知妥协过多少次了。

但他退的越是多,那些人越更得寸进尺了。

朱由校站出来之后,还不忘拉了拉朱常洛。

朱常洛历经那么久的国本之争才终于当上这个储君,所依靠的是一批又批文官的鼎力支持不假。

但,万历可是他爹啊。

不管是君臣父子的纲常,还是确切存在的利益牵扯。

他和文官站在一起顶撞他爹,可都绝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本想装聋作哑不管这些的。

奈何,朱由校急吼吼的跳了出去。

纵使此事上朱由校做的是草率了些,却不也还是因为他这么多年不闻不问放养的缘故吗?

但凡他平日要能多些教导,朱由校又岂还会如此冒失。

之前,他没想到这些也就罢了。

现在既已经知道了,就不能仍不管不顾。

“儿臣也以为极是。”

“是应把刘御史交由刑部议罪,这样才...”

还不等朱常洛说完呢,万历便不怒反笑的开口了。

“好啊,好得很。”

旁边倒有太监欲要帮忙,却被万历抬手打断了。

“那就交由刑部去吧,朕不管了。”

现在这情况,明显文官占优势。

那些太监即便出面掰扯,除了浪费些时间之外,怕也改变不了最终结果。

文人向来伶牙俐齿,没理也能狡辩上三分。

何况,他们还着占理呢。

好在有了刘光复这个事情,太子遇刺也可以勉强了结了。

今天这朝会,也不算完全失败。

随着万历被迫妥协,那些人恨不得当场就弹冠相庆了。

刑部尚书张问达更是立马往前一站,拱手道:“臣谨遵谕旨,尽早拿出议罪章程来。”

而郎中胡士相随即紧随其后,很快对朱由校展开了追捧。

以前没重视过这位皇孙。

据说,张差一事的结案教令,就是这位皇孙率先帮忙起草的。

如此看来,这位皇孙还挺值得拉拢的。

朱常洛太子之位已然板上钉钉了,若能拉拢到朱由校,他们也算多了个政治筹码。

“皇长孙少年英才仁义聪慧,乃我大明社稷之福。”

“有此圣孙,我大明必将再次中兴。”

之后,首辅方从哲也随即站了出来。

“长孙殿下宽和仁慈胸有沟壑,有陛下少年之时的英气。”

方从哲也是浙党成员,反正有了利益他们全都有份,和胡士相两人也就不用管是谁附和谁了。

眼瞅浙党抱住了朱由校大腿,东林党人心中尽管嗤之以鼻,嘴上动作却是丝毫不落。

当即,便也开始了对朱由校的美化。

什么聪慧仁义,那都太一般了。

在东林党人口中,朱由校哑然就是大明下一个好圣孙了。

就是比起懿文太子,那都丝毫不遑多让。

随着楚齐宣昆党人的一块加入,就连朱由校出生时的异象都已经编排出来了。

朱由校脸皮已经挺厚的了,听到最后都不好意思了。

上面的万历自朱由校附和文官起,就已经对他有所不满了。

现在,那些人如此夸朱由校,万历又怎会愿意听。

要不是夸的是他孙子,连带着把他也夸了一通,他早就当场发飙了。

别以为他多年不上朝,连天子的脾气都没了。

“朕孙子如何,朕怎能不知?”

“尔等可以回去了。”

寻了个契机,万历终于开始赶人了。

反正万历那么多年不上朝,各衙门间早有了自己的运行机制,也没必要非得呈奏圣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