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钱家二少 37(1 / 2)

百姓中也有消息灵通的。

这个时候显摆地道:“杀马匪呗!”

便有一众好奇的人,围拢过来,询问各中详情。

那人便指指点点,道:“

看见没?人人都是带家伙的。

带弓的,带刀的,最不济,也带根哨棒。

你们再看,总有近百人,这不是很明显嘛,

不是剿匪,那儿用整这么大的动静?”

一众百姓被这人一这么一说,纷纷点头。

正说话间,便看到钱伯君带着十名钱家的护院,来到县衙门前。

便有人小声道:“

这领头的白衣公子,正是钱家的二公子,

听说枪法如神,想不到这次也出动了,

看来,这次县里是大动干戈了。”

钱伯君看到门前一众百姓对着他指指点点,不由的把腰挺的更直。

被众人围观的感觉,很棒。

陈平陈典史,听说钱伯君领着钱家的一众护院正过来,便从大门里出来,迎了迎。

钱伯君认得陈典史,连忙下马,上前拱手行礼道:“陈大人,家父让小子过来,找大人报到,一切听大人吩咐。”

陈平看钱家一众护院皆已下马,齐整的聚在钱伯君身后,看样子武力颇为不俗。

虽然陈平心中很纳闷:为什么钱曾城会把钱伯君给派过来了。

但是陈平也知道钱伯君好武,遍请京中名师教习。

所以,别看钱伯君年纪轻,一身武艺端自不俗,特别是一手枪法,简直不同凡响。

陈平便回一礼说道:“早闻钱公子习武,已有十年,艺业惊人。今日正要借重,来,某领公子,先行见过大老爷。”

钱伯君便随陈平进了县衙大门。

前院中,有二十来人,正在集结,捕快班头李武正在队伍前头说话。

另一边,又架了几口大锅,锅里煮了肉食,许多人在那边食早。

钱伯君空手跟在陈平的身后,进到大堂中。

便见大堂中摆了两张方桌和几张长凳。

两名劲装武者,坐在其中一张方桌前喝茶。

另有一名青年文士,也是一身短打装扮,单坐了一张方桌。

手里却捧着一本书,眼睛微眯,似看,又似非看。

久久没有翻动一页。

陈平对着那青年文士行了一礼道:“大老爷,钱家二公子钱伯君,带着十名好手,前来助阵。”

钱伯君早听说新任的县太爷是今科的探花郎,却没有想到县太爷会这么年轻。

自家哥哥也是今年的恩科,年纪都三十好几了。

钱伯君还以为,能得中进士的,年纪肯定小不了。

却没想到,这县太爷看着脸嫩,好像还没自己年纪大。

方一凡的年纪,当然比钱伯君大一些。

只是书生每天都是埋头苦读,很少在太阳底下晒,所以,多少都显脸嫩。

武者的情况,肯定不同。

武者,风吹日晒,严寒酷暑,天天练功。

所以,就算年纪不大,也多少会比同龄人显老。

这两下里一相差,

再把钱伯君和方一凡摆在一起,

一眼看去,当然是钱伯君看起来,年纪更大一些。

这也是难免的。

钱伯君看县太爷如此面嫩,一时之间,

觉得这次剿匪,似乎有那么一点儿戏。

可是,出来之前,洪管家还特意吩咐,

一切要听从安排,不可任性。

因此,心中虽然对这位年轻的县太爷,有些不服,

倒也叉手行了一礼道:“小子钱伯君,见过大老爷。”

方一凡放下书,哈哈一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