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事一两件 35(1 / 2)

直觉告诉方一凡,这件案子,不简单。

可是让他现在深入去想,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方一凡便走到外面。

范县丞正领着一班人,在二堂里,把《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整理了出来。

各项事宜,凡一百四十二件,都一一录在《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中。

方一凡接了本子,便暂时抛开‘山前客栈‘的事情,在堂中与众人一起商议。

开县学,养孤老,最难的地方,就是钱。

而钱的事情,在方一凡看来,已经解决。

并且,这风声,昨天夜里就已经传出去了。

毕竟,钱曾城在县衙中喝的大醉,亲口应下十万两银子的事情,不止一人知晓。

所以,大家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不过,让大家惊讶的是,大老爷这是哪里来的本事?

能从钱曾城的手里,挤出这十万两的白银!

钱曾城这个人,可不是傻子。

县里的事情,求到钱曾城头上的时候,

大多数的情况下,人家是愿意慷慨解囊的。

一二百两,甚至四五百两,钱曾城没有怎么打过马虎眼。

可是十万两,这种情况,绝无可能。

用十万两,送给地方官做政绩,这种事情,在国朝,也绝对找不出第二例。

钱曾城是有钱不假,可是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都这么花钱,他钱曾城绝对不可能攒下如此身家。

举国上下,身家比钱曾城丰厚的人,有很多。

可是,像钱曾城这样,一下子拿出十万两的,绝无仅有。

这不是拿得出,拿不出的问题。

而是,你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一定会被人盯上。

可是,钱曾城,还真就应了这十万两。

事出反常,必有妖。

所有,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首先是大吃一惊。

继而,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那就是:大老爷的后台,绝对十分了得。

钱曾城必然了解到了这一点,甚至都和大老爷的后台搭上了关系。

所以,钱曾城才会一出手就是十万两。

很明显的,没有人会认为,钱曾城做为一个大商人,会是傻子。

商人重利啊,十万两白银掏出来,没有更丰厚的回报,怎么可能去做?

此中的关键点,有心人,稍稍一猜,也就猜出来了。

这必然,是大老爷的后台在起作用。

不然,你以为凭什么大老爷敢把钱曾城晾在那里两个时辰?

不然,你以为凭什么钱曾城会毫无怨言地在那里枯等?

啧啧,十万两。

这就是为什么,范县丞拼了老命,也要在今天下衙之前,把《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准备好的原因。

要说这方案有没有缺漏?

有。

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可是,缺什么,都不能缺态度。

大老爷说今天要看到一个可执行的方案,那就必须是今天。

而且,钱的事情,大老爷都解决了,文案之类的小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推脱?

方一凡打开《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慢慢详看。

很快,方一凡就从文字中看出:这件事情,大家是上了心的。

方案的一开篇,就把该做的事情,分了两类。

一类是场馆建造;

一类是馆场日用。

并且,从场馆使用的角度,倒推回去,要用多少地,建多少房。

方一凡细细看完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一众吏员,都在二堂中,静息等候大老爷的示下。

方一凡合上《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又拍了拍手里方案,看着众人,很开心的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