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藏兵于农 28(1 / 2)

方一凡说:“就八个字:藏兵于农,联防严守!”

钱曾城道:“愿闻其详!”

方一凡道:“

匪人时聚时散,外人绝难知晓;

行踪不定,此为防贼最难之处。

须知,今日剿得一匪;

明日又有一匪,一味剿,绝对护境。

因此,乡村之间,要冲之地,必须要有自保之力。

一村中,多有青壮,要训练,要提供武器。

这就是藏兵于农的要旨。”

钱曾城道:“

村中青壮,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

人多势众的大庄,盗贼不敢去,

小村小落,数十匪人呼嘨而至,

贼匪多,民壮少,如之奈何。”

方一凡道:“

联防严守。

首先要能守得。

村中要坚固房舍,有贼来袭,可以退守;

又设小楼,楼中设一鼓,派专人看守,一旦发现盗贼踪迹,便要击鼓。

击鼓的作用是:其一,呼唤村民集中退守;

其二,以为传讯,招百里之内民壮前来互助。”

钱曾城道:“鼓声不过十里,如何引得百里之内村民互助?”

方一凡道:“简单。

每村皆置一鼓。

鼓声不可乱击。

第一个发现盗贼的村子,要一下一下的击鼓,不要停歇;

能听到一声鼓响的村落,要连击两下为一节,也不停歇。

如此,以一声鼓为中心,鼓声可瞬间传递百里。

此与狼烟之计一般无二。

既然百里内可以传讯,进而可以约定。

三鼓之内,可立即前往围击;

四鼓五鼓之内,可于各路口要道,险要之地埋伏。

如此,盗匪不动则罢,一动则必被百姓合围。

县中本有隘长,于各险要之地守护,只是多年没有经营有些荒废;

如今也可经营起来,以为村民之助力。

如此,村村有鼓,户户上阵,纵使盗匪多至百人,又岂可与数千乡众对敌?”

钱曾城一一听了,心中已然信服。

方一凡所说,他细细推敲了一番,便知推行不难。

一来,乡民本要自保,如今只是苦于独木难支,如果县里统一安排,正是乡民所愿;

二来,此策所需不多,投入不大,只是一些兵器,擂鼓的花销,推行极易。

方一凡又道:“

如此,小股匪众绝难讨到便宜。

可本县的本事,岂止于此?

待乡壮联击之势已成,本县还要整编村勇,藏兵于民。

平时不动倒还罢了,只要一声令下,不用两日,吴县之中,便可以聚起四五千兵。

此兵,以村为伙,以庄为队,以本县为号令,

兵可知将,将可知兵,其战力,比一般的松散民壮,只强不弱。

兵即民,民即兵,兵民鱼水相融,不说攻城掠地,只说保护本境,还不是轻而易举?

而本县要做的仅仅就是统编统制,配以刀兵。

饷银粮草军马,一切皆为自筹。

根本不需耗费,

故,必可持久。”

钱曾城已然听得入神。

方一凡再道:“

若是再有余力,平时能稍加操练,

再给那些伍长,伙头,团正推演实战。

那时,兵强马壮,谁敢轻辱我吴县乡民?

如此境内大安,往来商贾,怕是要蜂拥而至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