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钱员外的心思 24(1 / 2)

损失五万两,哪怕县里不能帮他找回来,他应该也亏的起。

但是,如果每年都损失五万两,甚或是说,每月都被抢,那他还活不活了?

钱曾城的根就在吴县。

所以,钱曾城担心的根本问题就应该是:怕吴县变乱。

吴县如果乱了,不仅是他在吴县的产业不把稳;

那些往来吴县的客商,也不会安全。

那时,吴县就是一块死地。

谁也不敢来。

真到了那个地步,他钱曾城就得挪地方。

挪地方那么好挪吗?

强龙难压地头蛇。人家经营了几十年,甚至几辈子的地方,你一个外来户,再多的钱,又怎么和人家争?

一个不留神,再把命给搭进去。

如此一分析,这次钱曾城亲自到县衙找自己说话,

核心目的,就是来称量称量自己,看自己这个县太爷,到底是什么货色。

如果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呆子,那么钱曾城直接把案子一说,最多再给个几百两银子,大家好说好话,交个面子上的朋友,这事情也就到底了;

可如果自己厉害一点,手底下有两把刷子,那么这位钱员外的想法,恐怕就不是只想着破个案子,把五千黄金拿回来的目的了。

自己真有本事,五千两黄金拿回来,那只是基础。

恐怕,自己这里,会有什么‘保境安民’的良策,才是钱曾城最想知道的。

钱曾城默默地关注着眼前这位县太爷的动静。

刚才钱曾城说车队里有五千两黄金之后,这位县太爷脸上就开始阴晴不定了。

钱曾城觉得,自己说的是不是有点多了。

财不露白的道理,他懂。

难道,这位县太爷真惦记上那五千两黄金了?

真要是这样,这位县太爷,也不过尔尔。

钱曾城,并不觉得自己这么猜测,没有根据。

千里做官,最后还不是为了一个财字?

可别提什么县太爷是朝廷命官,读过书,知礼仪。

狗屁!

黑了心的官,比江洋大盗还狠。

江洋大盗再狠,也无非就是打上门,抢掠财物。

房屋,土地,人口,江洋大盗根本抢不走。

只要人还在,地还在,假以时日,被抢的人家,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这要是被狠心的官员给咬住了,那可不是破点财就可以消灾的。

不把人整到脱三层皮,恐怕是脱不了身的。

当然,这也是个别的现象,也不是所有的为官者,都这么黑心。

如今,他钱曾城在洪州城也是有头有脸的,

知府家宴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所以,什么样的知县,他都不怵。

如果,眼前这位县太爷,惦记他的家财,搞出什么阴谋手段。

钱曾城也不介意,亮出自己的獠牙。

只是,眼前这位年轻的有点过分的知县,

他真有点猜不透对方的心思。

这年纪,其实比自己的大儿子都小。

却不知道从哪里修炼的这么老练。

今天,本员外,就是要试试看,这小子能不能看透这里头的关键。

找回生丝甚至黄金,那也就只是破一个案子。

旧案子破了,还会有新案子。

一县之治,文治武功,那可都是学问。

擅医者,治未发之病。

等病症出现,再去治,能治好,那只能说是医中中品,当不得医中上品。

若不是看他颇有主见,一上来就要开放县学,照看孤老,要在文功上有所建树;

他根本就不会亲自己过来这一趟,最多让管家来报个案便罢了。

其实,今天观审之后,钱曾城就已经反复思量这件事了。

现在,钱曾城还能坐在这里,

其实是还是抱着极大期望的,

他就是想看看,这位县太爷,能不能扯到,

他心中,真正想做的事情上来。

如果,县太爷真有那么大的格局,而且真正能够做到。

那他就算是豁出去一半身家,又有何妨?

你只要有本事,本员外的这些钱,你尽管来取。

就怕你没有这个本事拿。

几乎是同一时间,方一凡也想到了此处。

集合了两个世界,两个人的脑力和见识,方一凡不敢说自己多智近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