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深刻的教训 19(2 / 2)

彦曦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妈妈,我知道你的用心,但这种折磨让我感到无助和委屈。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些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责打。”

蒋霞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她并不完全明白彦曦需要独立思考和成长的空间。她下意识地瞄向了儿子,看着他神色闪躲。蒋霞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她用一种有些冷漠的口吻对儿子说道:“彦曦,你怎么干出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你可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我们家庭带来多大的困扰和耻辱?”

彦曦低下了头,他明白母亲的担忧和愤怒,但他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奈。他试图解释:“妈妈,我知道我犯了错,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是被一时的冲动所驱使,我也感到非常后悔和愧疚。”

蒋霞并没有理解彦曦内心的无奈和困惑,她觉得彦曦的解释只是借口。在她的眼中,以农村封闭的传统观念教育出来的她,无法理解年儿子内心的矛盾。她冷冷地回应道:“你觉得后悔和愧疚就能解决问题吗?”

彦曦的眼神开始闪烁,他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于是便沉默不语,蒋霞看到儿子的态度,她并不知道如何去回应。她一直以来都坚信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但此刻,她感到了内心的颤动。她静静地观察着彦曦,看到了他眼中的倔强与不屈。

这种可怕的沉默让彦曦难以忍受,他畏惧地看着母亲:“妈妈,在姑奶奶家做客看着表弟的玩具赛车,我也想拥有一辆,你总是说我们家庭困难,为什么别人有的我却没有”。

蒋霞眉头紧锁盯着彦曦说:“儿呀,我们家境困难,怎么就被眼前的欲望冲昏头脑,我们不能靠偷窃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公,更是对我们自己的背叛。

彦曦垂下头,满怀愧疚地说:“妈妈,我知道我错了。但是我真的受不了看着别人有的而我却一无所有,我有时候觉得这世界对我们不公平。”

蒋霞叹了口气:“彦曦,生活的确对我们不公平。偷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它只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破坏我们的良心和尊严。”

提到尊严,彦曦觉得没有物质保障的尊严是何其的脆弱,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哪里懂得所谓尊严的价值。在他的世界观的冲击,就是源自进城后感受到的巨大的城乡差异,蒋霞苦口婆心的教育着儿子,见儿子态度有所好转,于是让丈夫彦彬继续教育儿子,让其悔悟,彦彬见儿子狼狈情形,依旧保持着沉默。彦曦将略带失落的眼神投向父亲说:“爸爸,为什么你没有像叔叔那样在城里闯荡,混出点名堂,这样我可以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想要什么买什么。”

听罢,彦彬眼里充满着愤怒:“我为了你已经拼尽全力了,你还不知足,但这不是你实施偷窃的理由”。

彦曦的眼神闪烁着迷茫和疑惑:“爸爸,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城里和农村相差这么大?城里的孩子有名牌衣服、高级玩具,而我们却连温饱都要竭尽全力。为什么我们不能过上他们那样的生活呢?”

彦彬叹了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彦曦,这世界并不公平,城乡差异是存在的事实。城市生活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资源,但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和压力。我们选择留在农村并非没有努力过,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彦曦脸上泛起了犹豫和挣扎的神情说:“爸爸,我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感到无助,也许我不需要很多,只是想过一种和城里孩子相似的生活,为什么这么难实现呢?”

彦彬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无奈:“孩子,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复杂而残酷的社会。我们农村周遭的生活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行了,你别问那么多了,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过更好的生活,别向我一样为了生活过的这么狼狈,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个泥腿子角色。”

教育儿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彦彬夫妻通过与儿子的对话感到无比惊讶。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对于今天发生的这种事情完全没有预料到,这让他们感到无助和困惑。孩子的心智发展受限于农村狭隘的观念所致,也许是长期的劳作使他们忽略了孩子心灵的成长。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儿子彦曦内心的痛苦和困扰。彦彬夫妻对于自己的农村背景并没有深刻的认知,他们一直将工作和生计放在首要位置,而无法满足孩子们内心的全部需求,他们受限于农村有限的生存资源,从而无法感知到儿子彦曦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在农村,父母对于儿子的教育总是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一方面,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惩罚,以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与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父母也要恰到好处地让儿子接受教导,不至于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心理健康。

彦曦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有着清晰的认知,他理解父母的教导。然而,他内心也存在着对这种恐吓式教育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