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在下祢衡!(192年,七月)34(1 / 2)

到了上艾后,张燕便按照当初承诺的那般,将土地论功分给百姓们,劝课农桑。

常山国荒废的不少土地在此刻便有了人开始耕种,张燕开始以为这就是系统的那个屯田任务,但事实并未如张燕所愿,任务依旧显示的是【未完成】。

不仅如此,这几个新发布的系统任务连个详情都没给张燕,一时之间张燕竟然一点头绪都没有,只能暂且将其他系统任务搁置,先专注于练兵。

常山国与冀州牧袁绍和奋武将军公孙瓒的地盘接壤,张燕虽然有七万步兵,但其中又有四万人是刚刚投军的百姓,还需要操练以及给他们制作武器和盔甲。

好在都乡和房子附近有铁矿,张燕又让工匠们加快打造速度,在过个几月这些新兵就能有趁手的武器了。

这练兵的任务只能交给孙轻、杜长和王当三人,张燕则是负责训练三千名骑兵的这件事情。

张燕的四万黑山军们平时习惯了在山间游走,冷不丁让他们骑个马竟然许多人都颇有不适。

而新投军的百姓们虽然没受过什么训练,但是在河东郡的百姓地处边境,都或多或少都会些马术。

张燕便从黑山军和百姓们挑出两千七百人,亲自训练他们的马术和枪术。

董白则是在负责常山国上下的财政问题,令张燕惊讶的是,董白确实在处理财政问题上很是得心应手。

一直以来紧巴巴的钱财问题在董白一接手后甚至还有了不少剩余,也打通了几条贸易路线,原本相对闭塞的常山国也有了快速获得消息的渠道。

而蔡琰则是担起了常山国的一切政务问题,蔡琰博览群书,有见识,能明察秋毫,赏罚分明,将常山国内原本几乎废置的“汉律”再次捡了起来,境内因此逐渐变得安定。

而在张燕的休息时间,蔡琰便会找来教张燕读书写字,背诵诗文。

每当张燕抱怨读书写字太累的时候,蔡琰便会以:“我父曾是世间大儒,学富五车,妾身也将父亲留下的书卷熟读……”

“良人虽然善战,但文才也不能落下,这样才能变得能文能武,成为一代“圣君”呀!”的话来劝张燕继续练字。

……

就这样过了一月,

“良人,你又背错了,应该是“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不是其人在效。”

“良人身为威风堂堂的中郎将,黑山军上下都信服的大帅,怎么能连《六韬》这种兵书都不好好背呢?”

蔡琰嘟着小嘴,一脸不悦的看着张燕说道。

“琰儿你这……这就背反了个字,还要打我手板嘛……”

张燕一脸嬉笑的看着龇着小牙,拿着一根竹竿的蔡琰问道。

“哼!把手给我!”蔡琰秀眉一立,将张燕的手抓紧,随即将竹竿用力往下一挥。

但张燕只觉得自己的手掌上多了个软软的小脸蛋,并没有感到一丝疼痛。

原来是蔡琰将张燕的手放到了自己的脸上,竹竿空挥了一下,又被蔡琰握在了手中。

“良人……那些兵书你需要都背会才能知道打好仗,这样才能一统天下,还有史书,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吸取教训,不犯前人的错误啊……”

蔡琰侧着头,一脸委屈的看着张燕,两眼泪汪汪的问道:“难道读书没有意思吗,良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