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春风不解当年事(1 / 2)

小梅姑长玉麟两岁,现在已经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人长得出落的很秀气,端庄大方、为人孝顺,而且勤劳善良,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利利索索的,还识文断字,既有农村小家碧玉的聪慧,又有一副大家闺秀的品貌。慕名来求亲的媒人,多次踩断了王家的门槛。任凭媒人说,家人劝,小梅姑始终不应声,她只对玉麟外婆答到:“我这条命是老妈妈救的,我要伺候您一辈子报答您的恩情。”李氏只道她孝顺,也舍不得把她远嫁,物色了好多个招婿上门的,也不能令她满意。想想就有点愁人,可她像没事的人一样,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这年十月,小梅姑在田里采桑,不经意的往路上瞟了两眼,隐约看到一个人往这边赶,随着那人越走越近,看清是一个瘦高的书生,戴着个布帽,甩开一条长辫子,有种熟悉的感觉,方脸卧蚕眉,大眼睛,高鼻梁,一张方口吃四方,这是?

正当她想着的时候,那人早看到她了,用洪亮的声音喊到“小梅姐……”。

小梅姑,听到熟悉的声音,眼眶有点湿润,知道是玉麟回来了。

彭玉麟:“小梅姐,你怎么了,不认得我啦?”

小梅姑:“玉麟弟,你咋回来了。我……我没事,眼睛进了点灰。”

彭玉麟:“我帮你吹吹。”说着就走近小梅姑,看着她越发好看了,不禁盯着她定定的看了一会儿。

“没事,不用。你先回去看看外婆,我采完这筐桑叶再回。”小梅姑低下头,感觉脸有点热。

彭玉麟:“把筐给我,咱们一起干完再回去。”

小梅姑:“那行吧!你到那边去采。”

两人一边采,一边聊,玉麟跟她说了衡州家里和学里,小梅姑说着这些年跟外婆的事。转眼两筐桑叶都采得满了,往下压了又压,两人意犹未尽。有说有笑就回白洋庄了,李氏看外甥大老远过来,忙叫人起要了四五条大鲤鱼给玉麟鲤鱼煎蛋汤吃,又杀了一只大肥鸭。外婆、小梅姑知道玉麟考中秀才都很高兴,玉麟读书有出息了,一家人像过年一样吃了个团圆饭。

第二天,彭玉麟回三桥镇宅子住,小梅姑过来帮他收拾房间。这几年三桥镇的宅子有外婆家帮看护,完好如初。玉麟三年没有回这边了,想起这成长和去白洋庄私塾的点点滴滴,心里暖暖的。看着小梅姑收拾打扫窗台,收拾床铺杯子,细细的要、圆润的臀部,姣好的身材不时显露出来,脸颊出了细细的汗珠,不自觉地用手帮她捋捋头发,擦了擦汗水。小梅姑低下头,不敢看他。

彭玉麟:“小梅姐,你这三年过得好吗?”

小梅姑:“还好。你呢?”

彭玉麟抚摸着她的头发,在她耳根边说道:“好!小梅姐,这几年你想我不?”

小梅姑抬头忘了忘玉麟英俊的脸庞,轻轻地回答到:“想啊!玉麟弟,姐姐是你救的,要不是你,我早就饿死了,这不是想着你什么时候回来吗?”

彭玉麟:“小梅姐,我也想你!你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我时时想让你在我身边呢。”说着就搂着小梅的纤腰,看这她那白嫩的脸蛋,亲了一下。

小梅脸上发烧,手扶在他的肩膀,把头埋在他的胸口。两人自然而然的抱在一起,倾述这这些年的思念。慢慢的两人越搂越紧,像是要将两个人融合在一起,坐在小梅新铺的被子上,两人情不自禁的亲吻着,玉麟的吻像雨点一样晒在了小梅的身上,手也不停歇,抚摸着她身上的肌肤,触到肚兜里的绳子,正要解开。小梅忙抓住了这只坏手,阻止了他。

“不要,这里不能动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