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搭建简易版栽培大棚26(2 / 2)

接着他沿着田地周围画了一个长方形,然后在后面不远处,画了一个偏小的正方形。

“简易大棚一般分为家用版和农用版,中间的区别就是是否能对棚内进行加温,特别是面对有些极端寒冷天气,保持棚内温度是有必要性的”

“现在科技环境下,真正的大棚农业种植中一般都是两种加热方式“锅炉燃烧加温”和“空调调控加温”,这里指的空调是特制的水源空调,当然细分下来的产品会有很多,不过大体就是这两种”

陆源边说边开始挖一旁的小正方形。

“当然,这两个我一个都用不起!强烈建议节目组提升预算”

“所以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地炉加温””

【救命啊!感觉忽然长脑子了!】

【可是我看邻居天台种花,就盖了个保温膜】

【多少年没见地炉了,我愿称节目为《徒手改装农家》】

【我叔叔种果树的,那边有这个,感觉和地暖是一个原理?】

...

“没错,就和这位观众说的一样,地炉与地暖的原理相同”

“都是通过燃烧加热,只不过我是准备用一根通温管,将燃烧的气体排出的同时,将土地温度升高”

接着他先将画了正方形的地面挖出大概60cm深,在后面还贴心的留了一个台阶。

接着他沿着这个正方形的左侧画了一根直线,然后对应的右侧也画了一根直线,最后中间也画了一根。

出锄头均匀刨出3个适度深的沟壑,接着以倒着的S形将沟壑相连。

“这就是埋管的地方了,因为条件所限,我故意把地暖的长度做的长了些,虽然这会更费燃料,但温度保持的时间更久,能让我半夜不用起夜加柴”

接着他在左侧管道处,再画出一个方形,这个地方用于添加燃料,接着他搬来前院角落散落的砖头,将这部分用泥巴做粘合剂堆了一下。

“位置很小,就不买水泥了,靠稀泥就行,后面炉子点的多了,这些泥巴就会结块,不动它就能用一段时间”

接着就是埋管,这步简单,直接沿着沟渠铺设就行,与之相对应的,在出口处,陆源留了一个几个砖块垒成的方形孔洞。

““锅炉加温”能通过位置的延长实现一部分循环,我这个就不行了”

将内部结构做好后,陆源将土铺上,接着开始打大棚外管,均匀的沿着最开始画的白线将钢管全部种下,最中间两个部分用圆拱形的铁管拼接整齐。

至于其他的部分,只能用竹子代替。

将竹片做成类似拱的形状,接着在灶台用火烤加固,最后用铁丝固定在钢管上,这样做出来的结构肯定没有大棚钢管牢固,所以中间陆源加固了好几根钢管做承重。

一番操作下来,基本的形状就搭完,剩下的就是漫长的调整和加固。

大棚顶上的圆拱形是为了防止下雨下雪天沉积,所做的结构设计,用竹子当然可以,只不过在四周以及顶棚需要多加固一些。

在好几个小时的不断努力下,基本骨架已经完成,陆源用手推了推。

“嗯,没太大问题了,附膜的话还需要去买点砖头,也不知道这边有不有的卖”

洗了个手,将骨架放在后院,附膜的工作不急,水培的架子他还没做,到时候一起也可以。

现在反倒是鸡那边要早点过来了,过几天预报说有雪,等到那时候这个事又得延后。

“差点忘了,这段时间是最后进山的机会了,还得找个时间去一趟,就算只是捞两条鱼上来也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