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薛宝钗入住梨香院 12(1 / 2)

贾雨村徇私枉法结了薛番的案子,给了贾府,王府一个天大的人情。写了两封知会书信,无非是薛案己了,不必挂怀等语。派那个葫芦庙出身的门子去了上京。又派心腹秘密随行,借机除去后患。

贾雨村以为立了功。小霸王薛番根本就没把此案当一回事!不就是打死个穷公子吗?多大点事?少爷有钱,只要钱能摆平的事叫事吗?

小霸王打死人后,留下了干练仆从处理后事,和冯家人打官司。他要急着进京。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霜金如铁。说是薛家富有,薛老太公早年侍奉先帝,官拜紫微舍人,是先帝的御用文官,掌管着宫中文案,各省奏章,关边来往文书。以及皇家采办。是一个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的肥缺。薛家的泼天富贵都是紫微舍人在职时挣来的。紫薇舍人辞官回乡后,他儿子顺理成章的世袭了爵位,他没有当官,而是做起了皇商,有人说他痴,有人说他傻,弃明珠而就糟粕。位列朝班人上人,经商叫卖人下人!一些和薛家相好的同僚只得摇头叹息。

嘿嘿,真是应了那句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薛番的老爸激流勇退,在皇商事业上大展宏途。以一己之力承包皇家的全部营生,军用物资,兵马粮草,盔甲兵器,哪里打仗哪里送!赈灾物资哪有灾情哪里走。皇宫的吃喝用度老薛家包了!薛家的生意滚雪球一般壮大,大清朝所有的省份都有薛家的分号。

财源滚滾,日进万金!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薛家生日益红火之时,薛番的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天折英才。

薛姨妈一介女流,支撑起来薛家的生意,府中俗务。疏于对儿子管教。

这小子又生性顽劣,不肯上学,私塾先生被他打走了几个,恶名传出后,再也请不来做馆先生,薛姨妈无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从此薛番成了金陵小霸王!驾鹰斗犬,吃喝嫖赌,打架斗殴,在金陵一带横着走,没人敢惹。

薛番的妹妹薛宝钗和哥哥不同,从小就讨父母的喜爱,温婉可爱,灵动活泼,喜欢读书,父亲在世时,有了空闲就教女儿读书。年纪不大就把女西书读得滚瓜烂热,不仅心灵还手巧,针线活一学就会,做得针线比母亲做得还工整!

本是富家千家,偏偏是个劳碌命。薛父亡故后,薛家的生意一时没人打理,商号有人动起了歪脑子。薛家各地商号都从盈利变成了亏损,再不止损,皇家那里失去信用,不但家产不保,还得获一个不尽忠尽职大罪!薛姨妈不得不重新培养自己的人去各地上任,掌管商号大权。一个女人临危受命,薛宝钗心疼母亲,兴趣转移,把精力用在了家务,商号管理上。母女俩的努力没有白费,各地商号颓势止住了,薛姨妈准备带儿进京,去户部报备丈夫生前的往来賬目也要清算。

再一个关乎到女儿的终身大事。朝廷颁布新旨,凡是官宦家女儿都要报备朝廷,以备朝廷选秀女。薛宝钗正值妙龄,当真是一朵雪中红梅,含苞待放。当真是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用国色天香形容薛宝钗恰如其分。回眸一笑杨贵妃,巧笑嫣然卓文君,明眸皓齿赛貂蝉,款步柳柔西子行。宫中佳丽三千,也无有薛宝钗的风华绝代。

美貌无双,才华无双,薛姨妈没理由不把女儿送进京。有了和公主格格伴读的机缘,和哪个小王爷有缘,薛家再度辉煌不是空想,薛宝钗此次进京承载了家族使命。

为了让女玉体凝香,薛姨妈花大价钱炼制了冷香丸给女儿服用,以调理美润肌肤。以达冰骨玉肌,香体雪肤之境。

薛番来京城真正的目的想看看上京的繁华盛景,北国风光,在金陵玩腻了,到上京耍耍。顺便领略一下上京女子的风情。

一路走走停停,薛姨妈母女俩要勘察各地商号,处理一些问题,走到哪儿都要停留十多天,从金陵到上京,走了一年方到京城。车马首奔京都节度使衙门。

哥哥王子腾京官外放,己经走了多日。舅舅家住不上了,薛家在京城也有几处府邸,十多年不住了,看管院子的家丁把院子租出去了,把人撵出去也麻烦,也得打扫,依薛番的意思买一处宅子,反正不缺那点钱。薛姨妈不同意,京城的闲宅太多了,有钱也不能乱花,你舅家,姨丈家闲房也多,不如住亲戚家,抓紧打扫咱家的宅子,清理干净咱们再搬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