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贾雨村乡间遇故友 5(1 / 2)

贾雨村兜兜转转,来到了扬州城。一是心事太重,寻不到再度出山的契机,二是身体疲惫,病倒在了扬州城宾路里。身上盘缠日渐枯竭,无奈只得寻个安身之处,维持生计。

说来也巧,欣点的江淮盐政史林如海要聘一坐馆先生,专教他五岁的女儿林黛玉。得了这个消息,在友人的助攻下,他见到了林如海。盐政使大人恭谦有礼,和蔼待人。二人一见如故。贾雨村靠实力考中进士,学富五车,相貌堂堂,教导爱女适得其所。

他在府中有了相谊伴友,作诗遣词谈风月,排解无聊,贾雨村官场出身,在政务上也是一大良助,那林如海自从得到贾雨村,如得了宝一样,视他为异姓兄弟,在生活上百般照顾,无微不至。

贾雨村只教林黛玉一人,和两个陪读小丫头。女学生乖巧,聪慧,极有天赋,贾雨村教得轻松。林黛玉举一反三,成绩进步飞快。五经西书倒背如流,唐诗宋词如数家珍,声乐音律一点就通。小小女娃能量之大,堪称奇才。

林黛玉学识见深,林如海夫妇感恩贾雨村的教导,对他更好了。

好景不长,贾雨村坐馆一年,贾夫人得病不治而亡。林府举哀。

林黛玉要守制侍灵,每日哭哭啼啼,以泪洗面,眼看着不能上学了,贾雨村又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好不容易攀上林家这棵大树,他再进官场的心愿没有达成,不想离去。不走吧,面子上过不去,须眉男子吃白饭无异于乞讨。

再三思量,还是向林如海提出了辞呈。

林如海死了一个三岁的儿子,几房妾室没有生育。好似祖上的福荫用光了,西世世袭列候到了他这里人丁不旺,他嫡系一支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他如何不放在心上?不肯放贾雨村走。“先生大才,教女有方,小女丧母正悲伤痛苦,虽然不能上学,先生也不能走,待小女缓过劲来,叫他一边守制,一边上学。先生走了,谁来教他?”

东家要留,贾雨村巴不能得,没再提辞馆的事情。学生要在灵堂侍灵,贾雨村要尽师职,照例去女学生那里去送温暖。给林黛玉以鼓励,让她尽快走出阴影。就这么点事,剩下大半天的功夫无法消磨。他就去扬州城游玩。

阳春三月,江南如画,文人墨客最喜踏青。贾雨村也不免俗,这一天去了城外。见一座山翠绿葱葱,溪水清流,野花朵朵,青草碧绿。贾雨村心旷神怡,迈步上山,半山腰有一古庙,与山上的美景形成反差。庙门坍塌,半壁残垣,门槛上有字,上书智通寺三个字。一幅对联吸引了贾雨村的目光,上联是“身后有馀忘缩手,身前无路想回头。”看了多时,自言自语道。“文字浅露,细思其意深奥。怕是写这对联的人一个跟头栽下来失了心智,跑到这庙里做了和尚,如此,辱了智通寺的大名。一个避世的懦夫,何来的智通?叫颓废寺罢了!贾某人虽然官场失利,羽毛己鲜,其志更坚!只要让我抓住机会,定会鹏展万里,一飞冲天!身后有馀搭琼楼,身前无路天作梯!

贾雨村哈哈大笑,迈步进庙,见一老态龙钟老僧身穿破僧衣蹲在灶前煮粥。上前询问。那老僧耳聋,嘴里缺牙露风,他说的话贾雨村一个字也没听明白。无趣,这个老僧是不是那个栽倒没爬起来的度物不得而知,没了猎奇的心思,出了智通寺。

一路观景,欣赏山光水色,田园风光,进了一村镇,腹中饥渴,去酒肆打尖。

将入肆中,一人长身而起,快步迎了出来,伸出双臀,提住了贾雨村的双手,欢声道“奇遇!奇遇!

定晴看时,原是在都中结识的好友。做古董生意的冷子兴。江南人,久居京城,古董分号遍及大江南北。是贾雨村看得上的少数人物。他乡遇故交,贾雨村脸露喜色,相邀入座。另整酒席。

贾雨村在江南徘徊,心里有他的小九九。康乾两帝屡下江南,每次都要在苏杭杨州下榻。有机会接驾的豪绅官员不少,他能接触上一位,便能顺竿上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