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老李头的任务(1 / 2)

“好,下下周开始第一组的汇报展出,下课。”说完,老李头抄起他那足有1L的装满了冰咖啡的透明塑料杯猛灌,杯壁上的雾水被他的手一抓,凝成大颗的水珠,继而汇成一道道溪流,滴滴答答串到地上。“都听明白了吗?听明白的话,拿上你们的书和手机,和你的组员们一起,gun!”

看上去讲台上的老头子好似是个教学态度极差的老登,不过听到台下学生们热烈的欢呼声,就会知道他的受欢迎程度。

拜托,大学老师不拖课?已经二十年代了,大学老师也是会拖课的。

有一位老师曾这样说过:“我迟到五分钟是教学事故,但拖课五十分钟不是。”那一天,全班人都没吃到食堂的午饭。

而这一位李老师,铃响必下,从不拖堂。

心理学院的老师六成姓李,也许姓李真的能学好心理。从科学的统计角度出发,蒋来认为这只是个没有根据的谐音梗,但据观测,同班几个姓李的同学没有一个专业课不行的。目前的科学果然还是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

教这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老师年轻的时候也不被人喊成“老李头”,最早时候那一批学长姐喊他老李,被他抗议喊得太老了以后,就在“老李”后面加上一个“哥”,称作“老李哥”。可是人是会老的,一届届学生被他送了出去,他虽然一直留在这所校园里看着年年岁岁花相似,毕竟岁岁年年人不同。喊他“老李哥”的人自己都已经能被人尊称一声老师和主任了,他也渐渐被喊成了“老李头”。

这一次他坦然接受了新的称呼。

这不代表他也接受衰老。

老李头还是很潮,和年轻时候一样潮,虽然头发逐渐从后脑开始花白,乐观的心态和持续的锻炼让他看起来还是四五十岁的样子。

因此,他又开始向他的又一批学生讲述心理科普和传播的重要性,重点是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坦白说,老李头自己也搞不懂什么样的风格更受大众喜欢。严谨的?还是娱乐向的?列数据和引用文献虽然看起来权威,却让人听着昏昏欲睡;短视频震惊体营造恐慌,只能博老年人眼球还败坏网络环境,也不行;靠个人魅力圈粉吃网红经济,老李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火出圈的魅力,但是怎么看这种行为都跟那群恰烂钱的沦为一道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死了嘞!

老李头看得很开——既然他搞不定,那就让年轻人自己去试试吧。

“我?”蒋来放下手机,指着自己,一脸的呆滞和茫然。

“组织上已经研究决定了,就由你来写这个剧本。”坐在蒋来后面的眼镜娘一号潘颖颖拿笔戳戳他,见他回过头来,其他几个女生也跟着点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