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求追读)冯老:其实不要脸,也是个优点86(1 / 2)

“和你吃饭很开心。”

“那下次,我回请师公?”

“好。”

青桔酒店旁,宣城杀猪饭。

席间没聊太多内容,都在问彼此最近的生活。一直送冯知庸回到别克前,李昂才又笑着和他挥手。

“你们俩…可真奇怪?”

苏青鸢准备过来牵他的手。

苏青鱼却清冷着一步,将两人隔开:“下午该学数学了!”

一提到这玩意,李昂就有些脑阔疼。英语啥的,他还能靠半蒙半理解,多记些单词也就是了。

数学嘛,两世记忆加起来,他也学得不咋滴。一晃在街头流浪两年,什么集合,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早还给体育老师了:“要不,咱们先抽半天回顾下初中的知识?”

“哈哈,初中生!”

苏青鸢听他要从初中学起,瞬间笑了。还真不是自己被逼着念书,就一点也不着急啊。

过去几天,她都和妹妹凑在一起,精修那部《少年的你》。

上楼途中,才又提了一句:“《少年的你》我们精修过了,你看是用原本,还是投我们改过那版?”

“本身就是以女生视角来写的,投你们那版吧;况且这部书,一开始便打算给你俩抵债。”

李昂嘴角转过一抹坏笑:“那两位老板,书也看完了。就不知道你们是想选书,还是要70万×1.2...一共84万块钱?”

苏青鸢一听,立刻捶了他一拳:“都还没投稿呢,有你这么销账的吗?”

话音未落,就听学霸少女淡淡道:“我选书!”

“那好,署名权包括以后的影视改编都归你们了。”李昂想了想:“那就等你们取个笔名,就春风文艺投一份,香江联合出版社投一份?”

“你连这些都查好了?”

苏青鸢面露欢喜。

“那能不想吗?我可背着伱们七十万的债务呢。”

李昂说得详细了点:“现在走出版的话,分成方式很多,有拿稿费直接买断的。也有在出书之后,拿分红的。”

“直接买断的话,合同里记得明确“不卖影视改编权”就好;如果选择出版之后拿分红,新人大概是6%~8%,知名作家能拿到10%~15%...”

“像寒寒目前卖得最好的《三重门》,定价是二十四块,卖了两百万本;郭小四最近两年大火的《悲伤逆流成河》,定价是二十六块多,不算杂志连载也破百万了......”

“......”

..........

“那我想选出版后分红!”

苏青鸢接口说道。

苏青鱼则更明确:“即便选了分红,也得谈到10%以上!”

“有志气!你这岂不是第一本书,就想对标知名作家?”李昂笑着去看鱼老板。

“你书好看啊。”

“不对,是你俩的书。”

李昂笑着接过话头:“那就选分红吧,点数到时由我去谈。至于真和出版社搭上之后,它们让后续再推出作品也不愁。”

“为啥?”

苏青鸢笑眼明媚。

“因为我这里...全是故事。”李昂耍帅一般指着自己脑袋。

“你...快滚!”

鱼老板眨眼踹了他一脚。

而现在书稿都没发,笔名也没想好,就平了七十万外债的李昂则甘之如饴。平了这笔账,那他加上黄远江要回来的九万二,公池里的七万多块。

那他挤干水分的个人存款...已经有八十多万了!

柳梅借的两百万,还有其它项目的预期收益,当然不能算进来。

听姐妹俩忙着取笔名,都没问为啥要分开来发内地和香江出版社?李昂便没多说。

一句话,因为这书情节偏大胆。

想在出版之后迅速推向宝岛,日韩,海外;甚至是直接搬上大银幕,香江都是不错的选择。

文稿出版和改编权,原本就是两码事。

完全可以分开来谈~

三人便一路讨论,回了酒店。

..........

“我见过小昂了,他比你...不,比我年轻时强了许多。”

矿县,滇东矿业。

冯知庸回到公司,苏万豪已经等着了。才刚坐定喝了口茶,矿县一富便朝他笑道。

“不就是从同学那边,骗了一个月生活费吗?”属实没想到李昂能拉下脸来,用“给同学找暑假工”托底,赚了同学三千多块。

对于这事,他很不屑。

“小豪啊,你只看到表面,却没看到这内在逻辑。如果生意人真能活到单靠脸皮,就能拉到五倍以上的投资,那绝对能成为巨富!”

冯老开始煮水:“而他即便被你赶去流浪,也能沉下心来弄自考的事;我感觉他的战场,从来不是矿县,哪怕春城...”

“阿梅就借了他两百万,能撑起这么大的野心?”

“野心不一定非得要向全世界喊,有些人就是这样...蛰伏几年,一飞冲天!”冯知庸满眼堆笑,继续回忆他和李昂吃饭的细节。

“这么说来,我...真赚了?”

“哈哈,你就偷着乐吧。”

冯知庸接着吩咐道:“最近这段时间,你先去和交情不错的房地产,玉石,有色金属老总走动一下。”

“师父这是...准备卖煤矿?”

“嗯。”

冯老给了他肯定的回答:“不过像黄飞燕,还有温商那群人就别联系了;他们一看到下发牌照、就像疯狗一般囤矿;港商那边,则先观望一番。”

“好!”

苏万豪擅长这些场合,不然枉费了他那苏大炮(爱吹牛批)的美名,当即目露精光:“就不知道我们卖矿之后,真要一门心思搞快销品,还有房地产吗?”

“问你女婿去。”

冯知庸似笑非笑。

“师父你这评价,也太高了吧?”

“嘿嘿,我都和他坐半小时了,那小子见我不问,他就不说。”冯知庸磕了下茶漏,续上第二泡:“总之,我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