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灿和晴也_分节阅读_第81节(1 / 2)

  因为剧组一半的演员都是毫无基础,开拍前统一做了培训,表演课、台词课还有武术课,因为时间紧凑,最终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集训。

  等到十一月底,《偃师》终于开机。

  因为是奇幻片,有一部分肯定会在绿棚里拍,做特效,至于室外戏,乌晴也尽量都要实景,想拍出整部影片里诡谲的调调。

  室外拍戏就没有不辛苦的,夏天太热,蚊虫又多,而后冬天太冷,演员说句台词都会呼出热气。

  春秋是不错的时间,虽然一个季度都是三个月,感觉就是要比夏冬时短,乌晴也莫名又在冬天开了新戏。

  乌晴也在国内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流导演,然后他对自己水平认知也足够清晰,每次拍摄的过程心里都没底,只能拍摄的过程种提高要求,不至于等到杀青后开始剪辑觉得无颜。

  他要求很高,在剧组还没摸到戏边的人自然被骂的很惨。

  女主演就是其中之一。

  女主演是乌晴也当初在短视频软件上挑中的,那个元滚滚滚-,真名叫元觅风,现实是个在校大二生。

  后来乌晴也的工作室账号联系上了她,她开始还是犹豫,后来想了一周左右,决定试试,而学校那边只得先休学。

  乌晴也事先说明还是学习重要,毕竟拍他的戏周期长,而且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大红大紫,可是短时间内实在找不到比她更合适的了。

  最终还是女大学生豁达,反正就一两年呗,又不是耽误不起,而且要是错过这次进组拍戏,元觅风觉得自己老了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乌晴也将她签在自己工作室下面,她以后要是不想进这行,可以随时走,免得她误入歧途。

第79章

  剧组目前正在大西北的荒漠,乌晴也没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来拍摄,虽然有助于演员入戏,但那样工期会耗得太久。

  实地取景,拍摄当地气候占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季节的景色呈现在镜头里的感官全然不一样。

  剧情里有一部分内景正在搭设,九月份就开建了,是个大工程,等到明年开春差不多才能竣工,一部分室内的戏份会在里面拍摄。等来年夏天再到泗市取景,到时漫山遍野树木蓊郁,在镜头下面会很漂亮。

  泗市的那个取景地是寇超乱跑时偶然发现的山谷,他大学专业是林学,拍树已然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况且他当时去泗市本就是旅途的心态,脖子上挂着相机,看到什么都随手一拍,乌晴也在看到他拍的照片后,特意让寇超带自己亲自过去查看一番,的确合适。

  容予安那边稍微运作下就可以拿到当地政府的拍摄许可,很方便。

  最后索幸就决定先拍女主逃亡路上寂寥的荒原那一段,这部分打戏不少,不停被卡,乌晴也不着急,有耐心的一点点儿去磨,进展不顺也不焦躁,自我感觉心态良好。

  几个演员却没他稳定的心态。

  元觅风毫无基础,所接受过的训练也就开拍前的三个月,开拍后,她的每个动作都要被武术指导一步一步的纠正,不禁怀疑乌晴也当初到底看中了他什么。

  乌晴也在现场骂归骂,私下也没有纾解演员心理的习惯,一切靠自己调节。

  元觅风虽然自我怀疑,不过她人到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自己的一场戏下来让乌晴也一句毛病都挑不出来,默默较着劲儿,比剧组里的任何人都要刻苦些。

  容予安有泡在剧组的爱好,剧组条件艰苦,但因为剧组每天发生的事情与她无关,而她又喜欢记录,倒是能够逼着自己坚持待下去,偶尔还会跟乌晴也修改剧本里的一部分细节。

  “这么看,甘浑是真的是太有天赋了,纯粹老天爷去喂这碗饭的。”某天剧组收工,容予安也在现场,她同乌晴也私下二人时感叹。

  几个有重要戏份演员的现场容予安都看过,她不是导演,但从监视器后是能观察到演员在戏里的张力。

  大家都是新人与之,相比,甘浑真的是一点就通,而且一旦入戏,就像是角色本人。

  “是这样。”起初,乌晴也只觉得甘浑的脸还有气质适合,开拍后,自然也发现对方的天赋。

  容予安也知道宗乐游绝对不算天赋选手,但是也不至于烂到令人发指,可是在甘浑的衬托下,光芒全被遮盖。

  不是宗乐游太差,只能说在遇到天才时的无可奈何。

  不过天才这种东西不是想来就来的,大家也都是一步步来的,开机一个月后,一群人总算逐渐步入正轨。

  乌晴也二十九岁生日是被剧组央求着过的。

  原本当天是有两场戏的通告,可是先开始副导找到乌晴也今天的戏可以移到后面,再接着是场务,然后容予安……一个个的让他休息一天,说要给他庆祝生日。

  他们放不放假不重要,重要是乌导的生日不能够唬弄……乌晴也被烦的不行,最后同意放了一天假。

  剧组边上的穷乡僻壤是过不了,得去县上。

  当天清晨寇超还有剧组里的一个场记先开车前往县城的蛋糕店,订了个大寸的蛋糕,之后在这个只有两条街的县城找了家规模最多大的饭店,最起码能坐满他们一个剧组的人。

  饭后还有一下午的时间,显然,众人不想那么早回去,毕竟剧组周围的网络时好时坏,没有任何的娱乐项目。

  但只有两条街的县城情况也未好到哪去,最后真被他们找到一家KTV。

  县城里的KTV最大的一间包厢才能够坐二十几个人,至于一楼没有包厢,类似于上世纪的隔间卡座,整个大厅都是五六人围成一小桌的模式,然后一桌就是一个小卡拉OK间,不带任何的隔音措施。

  乌晴也上次见到这种地方,还是在影视剧里。

  剧组直接花钱包场了,今天不对外开放。

  老板也好说话,毕竟平常也都没什么人,今天算是大单,随口问了句他们是干什么的,一群人都是张口就能胡诌的主,说是公司团建,顺便庆祝下老板过生日。

  老板一脸古怪,大概想不出什么小公司团建会挑这种地方来。

  容予安就坐在乌晴也的旁边,她小声附耳道:“我觉得可以给男女主加一场文戏,就放在这里面。”

  太过怀旧复古,容予安可能之前都不知道还有这种形式的KTV。

  “要是合适可以加。”乌晴也未将话说死,符合整个剧情的走向倒是不妨碍加戏。

  一家音响环境都挺烂的地方,不妨碍一群人群魔乱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