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磨盘桥头的巧遇160(2 / 2)

他真的特别赞赏,古代人对于美的追求,不是如现代人的浮皮潦草。</p>

要说大匠时代,还得是古代。</p>

不对,方舒忽然想到自己思维出了问题。</p>

这条磨盘河的历史他是清楚的,因为自己的家乡也在沿河一线。</p>

他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条河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建的,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才有了这么一条大河。</p>

没有这条大河时,这里年年洪涝,每到雨季,只能多出去乞讨,等洪水过后,才能回来。</p>

村里的老人说,这条河两岸的大堤,是民工用小推车推出来的。</p>

说是反正所有的男丁全都上,也不知有多少民工,参加了这个巨大的工程,村里有一位老人,当时只有15岁,年龄小,推不了独轮车,就在前面用绳子拉着牵引。</p>

当时是没有什么工资的,全部是义务工,一天管三顿饭,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虽然非常累,但干得热火朝天。</p>

方舒长大之后,也查过磨盘河的资料,确如老人所说,是在建国的那一年开建的。</p>

那么,这座桥,也应该是那个时代修建的,到今天最多也就70年。</p>

那个时代的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古人。</p>

方舒不由得自嘲地笑了,还什么水泡万年松,都是自己的瞎想罢了。</p>

时间的账,好像是算清楚了,这河和这桥,应该只有七十年。</p>

可给方舒的感觉,这河,还是个翩翩少年,而这桥似乎是少年的爷爷,甚至是爷爷的爷爷。</p>

方舒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甚是奇怪。</p>

虽然已经是下午时分,但八月的烈日还是毒辣,周遭没有一个人,只有方舒顶着炙烤,在这桥上观赏着思索着。</p>

人常说老僧入定,此时方舒相信人是真的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的。</p>

譬如此刻,方舒并没觉得怎么炎热,他的思绪,走进了这河和这桥的茫茫历史中,拨开雾霾寻求真相。</p>

除了觉得这桥和河,辈分差距之大外,他还有一个疑惑,建国以来,不知经历多少活动,荒唐岁月破了多少四旧,这磨盘神雕像,竟然屹立不倒。</p>

这也真是奇迹了,是怎么做到的?</p>

莫非冥冥之中真有神灵庇佑,这磨盘神跟如来一般,法力无边?</p>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方舒对自己的想法,都有些无语,哑然失笑。</p>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笑着,如果被其他人见到,说不准还怀疑他神经有毛病呢。</p>

方舒终于走到了南桥头,他站在桥上,抬头仰望着磨盘神雕像。</p>

虽然谁也不知道磨盘神是何等样貌,但这雕像栩栩如生,令你无法怀疑,这就是一尊神灵,在俯视人间的芸芸众生。</p>

对上磨盘神的眼睛,方舒顿生草芥般渺小之感,仿佛一下子忘记了人间万千烦恼,澄澈清明起来。</p>

以方舒这样一个无神论者,心中竟然升起几丝虔诚来。</p>

就在这澄澈清明之时,方舒忽然心中一动,那种被人锁定的感觉从内心倏然出现。</p>

跟着这种感觉,他转头看过去,就见两道目光正定定地注视着自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