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有钱买得起房,就能吃上低保?159(1 / 2)

方舒有点庆幸,幸亏昨天会后,他又让张庆给他拿了盘北和盘西两个村危房改造台账。</p>

现在名单就在自己手里。</p>

他又问了几户人家,王竹梅都认识,有一部分还住在村里,但大部分都不住在村里了。</p>

这让方舒很不解,贫困户低保户危房改造,不就是在村里改造的吗,怎么会不住在村里呢?</p>

“那这些人现在住在哪里呢?”方舒不懂就问。</p>

“都住在街上啊,从你们乡政府向西两里路,路南那里。”</p>

原来都搬到街上去了。</p>

在白沟这里,街特指乡政府前面的那条路两侧,是个农村集市。</p>

农村的集市,跟城里不一样,都是规定有逢集的日子。村里人一般都在逢集的日子,去街上买东西。</p>

所以,每当逢集的日子,街上人就会很多。</p>

而且,都是在上午,下午人就跟不逢集的日子一样了。</p>

像白沟街,是按照公历3、5、7、10逢集,也就是一个月的3号13号23号,5号15号25号,7号17号27号,10号20号30号,这些日子都是逢集日。</p>

村里人搬到街上去住,那就是了不起的人家了。</p>

这些低保户,到街上住,是乡里统一安排的?</p>

白沟这样的贫困乡,能有这样的大手笔?方舒有点不相信。</p>

王竹梅接下来的话,让他就有点明白了。</p>

“这就是我妈评不上低保户,还不让修房子的原因。这些家庭,确实有老房子,看上去不太好。可比我们这房子好多了。这些人家的收入,在村里都是排上号的。只有这些人,才能评上低保,买房子就有补贴。”</p>

方舒更加诧异,“你说,这些低保户,是买房子,不是盖房子?”</p>

王竹梅:“都是买房子啊,没有一户盖房子的,乡里不让盖。这几年,村上就没有一户人家盖过房子。我要是有钱,买得起房子,我也能评个低保户。我妈也是,她要是有钱买房子,早就吃上低保了。”</p>

这是什么逻辑?低保是因为贫困收入太低才评上的,怎么有钱反而能评上低保?</p>

方舒满心的疑问,真会有这种情况,那所谓的低保户,肯定不符合低保条件。</p>

可是,看台账上,这些低保户确实都是低收入人群,有的残疾,有的大病,有的夫妻离异,有的五保户。</p>

反正都是符合低保条件的。</p>

对于王竹梅的话,方舒只能当作一面之词,不可能全部相信。</p>

因为现在农村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低保光荣。</p>

一些懒汉什么事都不想做,连田地都撂荒了,就为了降低收入,以达到低保线从而吃上低保。</p>

王竹梅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肯定也因此而努力过,只是没评上,心生不满乃至怨恨,随意发泄怨气,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p>

但方舒同时也觉得,一户两户三户,王竹梅会胡乱发怨气,但这么多户,不会都是这样情况吧。</p>

所以,他觉得这其中,有的户,可能真的如她所说,存在这种问题。</p>

没有一项政策,是完全不走样落实到底的,因为政策是靠人落实的,而人是形形色色的,想法各不相同的,从而导致好政策到基层落实后产生偏差,也可以说是正常现象。</p>

但这种比例应该很微小才对,就是数学上的允许误差。</p>

但如果大多数都走样,那就是没执行政策,就是胡搞乱来。</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