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有些人,就该让他自生自灭230(1 / 2)

随着王老太的讲述,方舒的肺快要气炸了。

金蓉在白沟工作的第二年,被派到盘西扶贫。

这正是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因为全面脱贫是个硬任务,任何人都不能拖后腿。

扶贫是个伟大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金蓉是主动报名要求下村扶贫的,她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去了盘西。

可再伟大的事业,有时候也不认细看。

一筐再光鲜的桃子,里面总会有那么几只烂货。

扶贫干部和被扶贫的贫困者这两个群体中,也一样。

金蓉到盘西之后,跟村干部取得联系,吃住在村,走访扶贫户,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她的包户一共三户,有低保的是黄老二,没有低保的两户其中一户就是王老太家。

三户人家,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口少。

黄老二是个好吃懒做的老光棍,前几年,老婆实在受不了,带着女儿一去不回,从此再无音讯,连一次都没回来过。

另外一户跟王老太家差不多,也是个老婆婆。

只是比王老太家多了个孙子,儿子是个司机,出车祸走了,就留下一个八岁的小孙子,跟着老人生活。

金蓉对这三个包户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只能从家庭养殖上入手。

除了黄老二还有把力气外,两位老太太,哪里还能干什么活?

最后,金蓉把扶贫项目,定在了庭院发展庭院经济上。

当时对于确定了项目的扶贫户,政策上扶持力度比较大,金蓉给这三家,每户都争取到了两只小猪崽,一只小羊羔,二十只鸡雏。

猪圈,羊圈,鸡圈,全都联系瓦匠给修好了。

然后,就是饲料也送到了三户人家。

扶持的资金根本不够,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贴补进去。

年轻人,热情洋溢,总是怀揣着美好。

然后,现实很快就打了她的脸。

金蓉就出去三天时间,跟随县里组织的扶贫学习团队,去外地学习取经。

三天之后,她兴冲冲地到包户家去。

结果,两个老婆婆的小鸡雏、小猪和小羊,长得特别好,看着它们,就是看着希望。

然而,到了黄老二家时,家里连一根鸡毛都没有,小猪崽和小羊羔,都是不翼而飞。

黄老二自己也没在家。

金蓉估计,黄老二应该去村文化活动中心了。

说起盘西村文化活动中心,那在白沟是大名鼎鼎,在白沟是第一家。

受到李如意和劳作的充分肯定,专门在盘西召开现场会。

李如意讲话时说,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点亮了百姓是幸福生活,将其提高到了很高的高度。

要求全乡各村,都要向盘西村学习,转化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活动中心为载体,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