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王校遇故人(1 / 2)

气运有起有落,但是基本上来自自身的积累,

而命格就是自身的性格、认知等等在外的投影。

王蛟摩挲着下巴推测着,可越是翻看《蜀山入门宝鉴》越是懵逼,这里面的气运还是分内运、外运,内运就是这个人本身田宅、子产和人脉,而外运就是偶然遇上、加入某个组织分配、乃至于是某种特定道具加持。

消息太多,一下子是让王蛟都有点消化不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命格上蟒蛇吞龙,王蛟甚至有点困倦的不去想思考。

山坡上能观察到整个捻乾交战的战场上气运、命格变化,在西边的乾军虽然伤筋动骨,但是很明显是又出现了新人物。

看着那条蓝色蛟龙命格身处紫色云团之中,王蛟就知道乾军应该是有人开始收拢残兵败将。

稍微翻翻最近一段时间的大乾邸报,王蛟就能够确定对方的身份——大乾腥膻国族中的皇亲国戚,临安将军国瑞。

这位的出场一直是大乾国族中监军的存在,之前应该是因为养尊处优的缘故跟不上队伍,作为后队管理辎重。

‘貌似这事和我已经没有啥关系了吧?’王蛟心中嘀咕着,却是观察不到王家另外三位的状况。

不过埋伏被打败之后打散组织的乾军也不需要什么担心的,二堂哥王较和三堂姐王洁两人本身就有万人敌的本事在,又舍得花钱,很是轻松的就收拢小队捻军人心,埋伏歼灭了不少的小股逃散的乾军。

王校和王洁两人虽然有点艳羡那战利品,但是两人一个走军道,一个要走道将之道,这个时候更在乎的是凝练出来的“将军三件套”——大旗鼓锣。

倒是一边的王校作为大堂哥最是郁闷,‘亲身’看过血战的他在王校王洁两人指挥着小股捻军作战的时候也总算是成功进入边塞士的行列。

只不过这边塞士没有凝练法器胚胎的说法,更多的是凭借灵感写出佳作,以诗歌诛敌。

王校的文学天分嘛,有还是有的,不过都是打油诗的水准,真指望他能写出啥佳作妙文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点王校本来知道,但是在两个堂弟堂妹相当不俗的进步面前,王校作为长子长孙开始有了压力。

再想想现在要是和四堂弟王蛟在一起,是不是真的就能够获得那传说中的气运和命格?

患得患失的王校当然不是个傻子,知道这个时候找王较和王洁的麻烦不可取,让他一个人在兵荒马乱的战场上找王蛟他又不敢,只能是找那被重伤轻伤后扔到一边的乾军伤兵的麻烦。

按照捻军和乾军这打生打死的习惯,按理来说捻军是不应该留下乾军的伤兵。

但是架不住相比起两军两族之间的恩怨,还有真同乡之谊。哪怕双方互相不认识,乡音差不多,总能是攀谈到差不多的人。

乾军的马兵都是腥膻国族和草原兵,但是架不住步卒之中有不少都是就近募集的。

按照捻军缺医少药的习惯,救治一下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至于像是僧格林沁那般动不动凌迟战俘乃至于吃人肉表明立场。

王校到不是故意过来找更弱者的麻烦,纯粹是相比起和堂弟堂妹们比较,还是和这帮人比较更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