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战前(1 / 2)

“这我还有选择的必要吗?”陈荣平听着王蛟的话嘴角却是露出些苦涩,他父亲陈世保死的时候他才一两岁,一直是被父亲的手下养在象省,只是这乱世安生能有几天日子。

“把巧儿带去南方,我陪你们去。”陈荣平说到这话的时候有点怅然。

王蛟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在前程未卜的情况下自己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

但是谁叫这也是自己的第一步,一切都要慎重面对。

“得罪了,”王蛟一边观察着这个土寨一边问道:“你会使用什么武器?鸟铳、洋枪或者是冷兵器?”

“就给我一把长枪和一把短刀,再来个鸟铳就行。”陈荣平的配置和王蛟之前的思路差不多。

鸟铳这种火器是肯定要配置的,这年头死人比活人多,冒出点精怪啥的也正常。

至于说长枪的作用主要是刺击,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总比刀的劈砍力量在一条线上大。

至于说短刀则是可以防身的。

“不错。”王蛟点了点头,虽然他说服了王家人支持他的计划,但是嘴上功夫总比不上实际上的战绩来的服众,所以王蛟才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不出意外。

似乎是因为陈荣平的话获得了相当的认可,王蛟眼睁睁的看着陈荣平被黑色劫气笼罩的气运团中多了不少的白色。

看起来这气运的不单单是自身实力、势力对外的表现,就连周围人的认可都是至关重要的。

之后的准备工作就有点乏善可陈,虽然至关重要,但是鸡毛蒜皮的太多,以至于基本上没有啥好说的。

王校、王较、王蛟和王洁组成的王家四人组再加上陈荣平这个添头,一共五个人,丝头骡子组成的队伍开始缓缓的朝着北方走。

这一路上虽然之前踩过点,有郝师兄那边的推荐信,但是五人小队走的还是战战兢兢,因为越是朝北走,除了要躲开流民大部队贪婪的眼睛,还要逃开成建制的捻军和大乾官军。

捻军的“捻”是淮北的方言,是组、群的意思,其本身是一个进退由人的加盟商制度,而不是职业军人专业化队伍。

但是随着太平军的加入,捻军也开始专业化起来,甚至开始参考大乾官军的骑步结合战术。

以至于王魁那收集到的大乾官方邸报中,大乾那帮不做人的官军都开始吐槽:

目今发、捻马贼,或夺我军之马,或各处搜掳民间骡马,增至不下万骑。其中强悍善于骑马抗拒固不及一半,此外马上虽然生疏,但与我步队接仗,该逆近来学会亡命冲突,其中夹之步贼,我军往往被彼冲乱,该逆复继之强骑,往往我军措手不及,甚至不战自溃。此法乃我军同治元、二年间百战百胜之长,今皆为贼匪学会。目下发、捻虽则数仅二三万,较之当年数十万尤难制其死命。

嗯,考虑到大乾官军的骑步混合战术来源于大明官军,而大明又来自淮河南北的皖省。

所以这种骑步混合战术可以说是发源自皖省,兜兜转转又回到皖人手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