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6(1 / 2)

  并且两人充分利用了自己中国籍的优势,在国内创立一条翡翠赌切、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再加上赵束本人特殊的天赋,极大的增加了自己作为大矿主的抗风险能力。

  但是对于大部分缅甸小矿主来说,只有原石挖掘这一条充满不确定的路。加上近年来由于战争,暴雨等等因素,各大场区经常会收到“封矿”通知,且一停就是几个月。

  可以说每停一次,就会倒一批小矿主。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迅速成长起来的以龙都为首的“和顺商贸”,绝非泛泛之辈。

  龙都想要这条矿脉也在赵启的意料之中,换句话说,如果他不想要才是赵启应该担心的。毕竟这是大名鼎鼎的“神仙摩基湾”,历来都是各矿主争夺的对象。

  赵启随意趿拉了一双拖鞋,伞影没遮住脚背,这会儿雪白的脚背已经开始微微红肿发痒,他走到树下,捏了捏眉心问:“龙都那边放出什么风儿了吗?”

  魏东从裤兜里掏出一管憋下去一半的药膏,拧开后用手指头蘸着绿色膏体蹲在赵启身前,细致地往他已经红成一片的脚背涂,“目前还没有,但是我估计他自己吃不下来”

  赵启站着没动,等药膏吸收得差不多才叹出一口气。

  又过了两天,帕敢场区果然传出风声,说龙都已经疏通了各方关系,现在准备找人合作开采。

  合作开采是矿区常见的经营模式,还是那句话,大部分矿主的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赔了有可能就是倾家荡产,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平摊风险。

  不仅是矿主,一些挖矿的底层工人也会这么做。四五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约定好无论谁挖到的料子都算是大家共有,卖出去的钱平均分,确保每人每天都能吃上饭。

  但是赵启从不选择“合采”,原因在赵束这儿。

  赵束有一项很特殊的天赋,简单来说就是“识石”。

  这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在大人们需要酸洗、打灯、开窗等等一系列操作才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看明白一块石头的时候,不大点儿的小赵束左右手颠两下,迎着阳光看一圈,就能大概说出这块石头的内部情况,包括里面的颜色、种水、裂纹,甚至棉絮分布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一开始没人把孩子的话当真,后来赵强觉得儿子神神叨叨的挺有趣,就切了一块。切开就傻眼了,石头和赵束的推断几乎一模一样!

  于是赵强把门一关,连着切了五六块,除一块有偏差外,其余竟然全部让小赵束说中了!

  一开始这件事只有赵强和三个孩子知道,并且赵强严厉叮嘱过三个小的,不准透露给任何人。后来事情还是漏了,导致小赵束被绑架过一次,还好最终有惊无险。

  赵束的这个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实是有所退化的,总之现在他也得跟普通人一样拿个小手电一寸一寸的研究,但是依然比普通“内行”人强出一大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