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常胜军20(1 / 2)

李善让宋金德和张汝元在龙国内地进行红参贸易。为了准备急需的电力,从朝鲜进口的1000斤红参中有一半在天津销售,并用收到的钱购买了开港场的西洋棉织品。

“把它运到开城后,我再把红参运到天津来。”

“拜托了。”

宋金德载着棉织品返回开城,李善按照收益的一部分承诺,为了支付“关税”,代替北洋前往官邸。

“这是我们向职礼省缴纳的关税。”

接到李善命令的安永钦转交了装有银子的箱子,李鸿章打开箱子后关上了。

“军方算得很快,真好。”

“在中党的帮助下,在天津进行贸易,应该向管辖开港场的北洋大臣征收关税。”

“哈哈,好吧。贸易就是这么做的。那群羊追逐财富,在世界各地无所不包。今后朝鲜也要通过对外贸易积累财富。”

是的,应该那样做。

“我确实知道了高丽红参在龙国内地的需求也很高,价格也在暴涨。“现在通过贸易可以作为改革资金的还是红参。”

在贫穷、工商业落后的朝鲜这个国家,值得立即进行价值销售的外贸商品只有红参左右。李善打算先用红参确保改革资金。

万华君,你有没有想过去上海看看?

如果您叫我上海,有什么事吗?

李善道在天津待着有点刺痛。

“上海有我的别墅,我打算在那里休息一会儿回来。我想问一下君同行怎么样。”

李善想去超越天津的中国最大的开港地上海看看。

“但是李鸿章现在不是单纯的为了去上海度暑假而去的。”

“真心感谢中党的好意。但是现在因为和阿拉萨的摩擦,北京好像很混乱,中党要去上海……”

李善的话让李鸿章哈哈大笑。

“果然君很有眼力见儿,去见朋友。”

“如果说是朋友的话?”

“还是叫战友吧。在与长发(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一起战斗的战友。作为西方人,他在很多方面都很不错,我想把他介绍给军方。”

“李鸿章的西方人战友?是谁?啊!”

李善瞬间有了想法。据推测,他是清军第一位西方人指挥官、英国军官查尔斯·乔治·戈登(CharlesGeorgeGordon),与李鸿章的回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动乱。

“你是说常胜军的戈登将军吗?”

“你认识戈登吗?”

李鸿章惊讶地说。

“我心里很尊敬中党,怎么会不知道和中党一起剿灭逆贼的戈登呢?”

李善故意抬举李鸿章。

“嗯,也是。大清有见识的人没有不认识戈登的吧。反正是西方人中很少对龙国有感情的人,这次又把他叫到龙国来了。”

“如果我能见到戈登将军,我感到很荣幸。”

“如果朝鲜也开国了,就会和西方人建立关系。特别是需要重新组织军队的外国顾问。“和戈登一样能干,对东方有尊重就好了。”

“好吧,那就当是一起去了。”

6月,李善和李鸿章一起登上北洋水师的轮船,驶向上海。

“坐上新式军舰感觉怎么样?”

“再次感受到大厅的威严。”

李善是空话。目前,北洋调查的重点还是沿岸防御,包括近代式军舰在内。和西方海军相比,根本没门儿。

“呵呵,谢谢,但这是不可能的。西方的海军,特别是英国海军,强大得无法比拟。”

李鸿章今年在英国购买了两艘巡洋舰,郑汝昌原计划前往英国收购。

“有颠覆世界之势的阿拉萨在英国面前也瑟瑟发抖。”

李鸿章想让朝鲜王子李善乘坐西式军舰,介绍被誉为世界最强国的英国军官。也就是说,我打算向朝鲜传达接受西方技术和武器的洋务运动的成果。

“那么陆军怎么样?”

“陆军的阿拉萨更强……龙国与阿拉萨免于国境,所以很苦恼。这也是朝鲜的苦恼。”

李鸿章召回戈登,是为了应对与俄罗斯的战争。熟悉清朝现实的李鸿章认为与俄罗斯开战必败,为了以防万一,聘请戈登担任军事顾问。

“我去过几次阿拉萨领事馆,阿拉萨也并不希望战争。”

李善知道俄罗斯和清朝不会开战。

“我也只希望如此。”

李鸿章比任何人都希望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度过危机。

北洋水师的军舰抵达上海。

从上海开始属于南洋水师管辖,但李鸿章的洋务派同事、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宝贞不久前去世,空缺。因此,李鸿章还临时代理了南洋调查的指挥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