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决断(2 / 2)

作为一个事先知道与大院君的关系、与中殿的关系、缓和君去世的年份等的人,可以保持客观冷静的姿态。

“如果我只是莞华郡的二线,我会慌张得不知所措的。反而感谢中殿让这一切变得明快的尝试。”

李善倒是心情舒畅。

“中殿和余兴慜确实是不能同流合污的冤家。“我无论做什么都会被置于闵某的监视之下,只要我在朝鲜还活着,我就会继续威胁我的生命。”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应该制定对策。

“大人,还是要制定对策,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这种不测的企图……”

“我正想呢,先给我一天思考的时间吧。”

安永钦尊重李善的判断点了点头,离开了房间。

“真了不起。单纯地认为是大元之上的孙子,也是主上的儿子。那么小的年纪怎么能那么明晰沉着呢?“不愧是王才,真的值得侍奉。”

安永钦一再感叹。他心里下定决心,要像回答完和君一样,做主君。

“好了,现在怎么办……”

夜深了,李善独自坐在房间里沉思。关于自己的处境和朝鲜的局势。

截至1880年,朝鲜与日本建交,但尚未对西方表态。但了解历史的李善知道,朝鲜即将与西方各国建交,推进开化政策。

“问题是,没有一个人对西方或近代外交有正确的理解。现在一切都依赖清朝,怎么办。也没有人会说西方语言。“最终还是要我出面……”

但是王族,这也是受到中殿警戒的小王子无能为力的事情。

“现在在朝鲜也无能为力。老闵会睁着眼睛看着,我也很难形成势力。受到大院君的保护?那么最终只会成为大院君的傀儡。潘敏,羊夷派的傀儡。“最终,如果我想主体性地活动……”

结论只有一个。

“要离开朝鲜”

从李善的能力来看,比起在朝鲜能做的事情,能走向世界舞台的事情更多。

“要阻止列强介入朝鲜的余地,在海外确保基础。”

很快,争夺东方霸权的清朝和日本将试图介入朝鲜内政,进而展开大博弈的英国和俄罗斯也将展开较量。

“清,日本,英国,俄罗斯。要好好利用朝鲜周边的四强,确保生存的机会。“我自己和朝鲜的生存。”

虽然无法满足相互对立的4个国家,但了解历史的李善打算最大限度地朝着对朝鲜和自己有利的方向前进。

“清现在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洋务运动、解放政策非常活跃。对于以北洋郡为基础的李鸿章来说,朝鲜是最重要的邻居。但如果这样下去,就会发生壬午军乱,派遣军队绑架大院君,干涉朝鲜内政。不行。“必须阻止。”

壬午军乱是宫廷被本国军队的叛乱占领,未能镇压而召来外国军队镇压的第一次事态。这就导致清朝和日本这两支外国军队驻扎在首都,处于外国势力的常态干涉之下。真是亡国之源。

“日本现在专注于内治。虽然有正义论者,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无意与清朝对抗。“眼下不会对朝鲜造成伤害。”

大院君下台的1873年,在日本,因明治7年政变而呼吁征伐朝鲜的关系,高森等正义论派下台。

以大久保利通为中心的内治派认为,有朝一日要打击大陆,这与正义论派没有什么不同,但要展开对外战争,需要20年以上的近代化。

1877年,爆发了大规模内战西南战争。发动叛乱的萨伊戈死了,镇压叛乱、推进现代化政策的大久保第二年被暗杀。

继大久保之后主导政局的伊藤博文、井上郎、大久久信继承了内治优先主义的政策。

虽然1879年进行了琉球(冲绳)合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为了看清朝和列强的脸色,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志威胁朝鲜。

“英国在与清朝的两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满足于垄断中国市场,所以不会冒险。俄罗斯……“现在的问题是俄罗斯。”

1880年,俄罗斯和清朝因边境纠纷而分道扬镳。这是一个从未有过强硬态度的清朝和毫不退让的俄罗斯。

俄罗斯和清朝之间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战争的传闻传开了,朝鲜也提出了俄罗斯威胁论。

“反正谈判达成了协议,就不会发生战争了。但是危机就是机会。如果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朝鲜和我也会有什么利空……”

既然下定决心暂时离开朝鲜,也可以通过开港地元山前往日本或俄罗斯,但现在通过西海进入中国与李鸿章见面显得更有用。

李善终于下定决心了。

“先去清国,见李鸿章。现在对朝鲜影响最大的外国领导人当然是李鸿章,首先要说服他。”

不仅如此,如果去北京的话,和外国接触的机会会很多。北京有各国的公使馆和领事馆,也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涉。

“先在我能做的领域内行动吧。”

李善的专业领域当然是外交。

即使是弱小国家的王子,也不一定要在列强的外交舞台上被无视。

正确解读这个时代的国际形势,熟悉列强方式的李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那我得准备离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