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第26章 伊于胡底 47(2 / 2)

奥迪Q5开到离店百米远,柳青泥让殷素素停车,他自己走过去,殷素素看柳青泥下车,她知道他怕别人看见和她在一起,影响不好,殷素素嘟哝:“认识你干吗?难道让我生气吗?”她直摇头。

他简直与其他男人不一样,若是别的男人早对她动心思,他好像对她不感冒,这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是滋味。

望着柳青泥离去背影越来越远,她陷入沉思默想好一会,她觉得应该去服装店看看,她踩住刹车同时,顺时针旋转车钥匙,听到启动发动机清脆的声音,她把档位从N档挂到D档,松开脚刹,轻踏油门,驱车离去。

龙海一小美术老师冯硕杰这几天在家闷闷不乐,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弄的学校不上课,老师和学生们放假,虽然,疫情对他们老师来说,不受影响,尤其他不用上网课,不用上班,月月工资一分不少打到卡上,这一点让他感觉很受用,还是国家政策好。

可天天在家待着无所事事,心里感觉空虚,外面又觉得危险,怕被传染病毒,尽管龙海没有一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还是小心为妙。

这段时间让他知道以后退休的日子,未必好过。

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适应,心里郁闷,他想开丰田霸道出去散散心。

他找出蓝色口罩戴上,如今他已养成习惯,不戴口罩好像少什么,噢!就像一个抽烟男人,怎么可能身上没香烟和火机呢?

冯老师来到他车库前,看到那台松花江面包车还停在车库门口,心里很来气,这台车经常停在他车库门口,不是一天两天,他爱车出不来。

这让他十分生气、恼火。

车库在小区楼下一楼,过道本来很窄,丰田霸道又大又笨,门口停辆车,无论如何车倒不出来,他车库门口贴A4纸,上面“车库有车,门前请勿停车。”几个大字,这么大的字,难道无视?

这是谁的车呢?挡风玻璃前也没留电话。

真气人,看这辆灰色松花江面包车,越看越来气,冯老师愤恨骂着“真他奶奶缺德!”。

他围绕着这辆松花江面包车转一圈,希望能发现点什么线索,可惜什么也没发现,这让他十分失望。

“他妈滴,”冯老师气的头上冒烟,优雅的他也没控制住爆粗口。

冯硕杰看着眼前这台灰色面包车,越看越上火,他冲面包车踢一脚,走两步,回头又踢一脚。

一脚踢在面包车后牌照上,听到牌照轻轻响一声,耷拉下头。

哎哟,冯老师轻轻叫唤一声,脚踢痛,他下意识四周看看,没人看见,他急忙蹲下身子,把掉落牌照扶上去,仔细一看,原来螺丝早就锈蚀烂掉。

理论上牌照防盗螺丝,哪有那么好缷下来,人家有专属密封扣,上面印有发牌机关代码,防盗、防锈,车型不同,所需螺丝数量不同,前后车牌要装满(4个或8个螺丝)。

看来这台车司机经常拧牌照螺丝,以至于一碰就掉。

这是一辆破旧面包车,牌照螺丝有拧动的痕迹。

冯老师看见蓝色牌照掉下来,内心闪过一阵恐慌,他站起身来匆忙离开现场。

冯老师心神恍惚,他看见门前有辆蓝色哈啰出行两轮电动车,他掏出手机打开支付宝,哈啰出行扫码开锁,锁无声弹开,他骑上电动两轮车,漫无目标在龙海大街小巷骑行。

这租车骑行在龙海是刚兴起新鲜事物,不长时间,遍布龙海大街小巷。

说句心里话,一开始他不看好这租车,小城不大,家家都有车,单车,谁会租车呢?

事实胜于雄辩,至于原由,说心里话,他说不清楚,既然说不清楚,不说就是。

骑着骑着,他来到柳青泥轮胎润滑油电瓶商行,老远停下来,他看老柳修车,心想,这人和人命运不同,当初和我一样,他完全可以当老师,偏偏辞去事业编,非要下海干个体,旱涝不保收,这小子天生就是忙碌命。

此时此刻,冯老师看见柳青泥正接待一位50多岁妇女和她男人,两口子花5千多元买辆二手四轮电动车,接送孙子上下幼儿园。

二手车使用一段时间发现电瓶不耐用,想换组60V58Ah电瓶,一打听电瓶一组1700元,讲讲价1650元,旧电瓶一块折旧100元,5块以旧换新减去500元,也要1150元,犹豫不决神态,看出两口子经济窘迫,显然,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开支。

他们两口子在一旁嘀咕,柳青泥知道二人遇到难题,建议说他这有二手电瓶,才用一年多,换一组只需500元。

俩人一听有门,问保不保什么的,然后一顿神侃价,别看从农村来宁海看孙子,但极会讲价,特能磨人,讲自己难处。

这俩人磨的老柳头昏脑胀,价格谈到300元成交,老柳忙着给他换电瓶,他满头大汗,抬头发现冯老师在旁边笑咪咪看他,他急忙停下来,把冯老师让到店里等他,让他自己烧水泡茶。

男人帮柳老板安装,两人换电瓶,很快搞定。

男人收拾东西,女人跟柳老板身后进店扫码,还问能不能便宜,老柳想骂人,已经安装好电瓶,给他们让利这么多,再讲价不地道。

他一边和女人解释,一边和冯老师说话,问他茶水味道如何。

冯老师答非所问:“挺好吃”。

这回答让老柳一头雾水,怎么还挺好吃。

女人拿手机让老柳看她输入300元,老柳看真切,确实输入300元。

恰巧这时,男人在外面喊:“好了,可以走了,别磨蹭了。”

女人答应一声,走出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