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召见 2(1 / 2)

秦王政十一年,这年不算特别。

往前说,赵政刚刚行冠礼,诛杀反叛的嫪毐,罢免相邦吕不韦,借助楚系贵族的力量开始亲政。往后说,他将派兵攻韩伐赵,正式开启统一六国进度条。

此为承上启下之年。

这一年,楚系还算是秦国上层一个相当大的派系。

后宫有秦孝文王的配偶华阳太后以及她为赵政选的楚女王后。

前朝有为赵政平定嫪毐叛乱的昌平君、昌文君等楚系贵族。

赵政不再受吕不韦摆布,却仍不能完全摆脱华阳、昌平的影响。

秦国与楚国的联姻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即使是在战国,历代秦王中,仍有近半的王后出自楚国。而楚考烈王入秦为质期间,和秦昭襄王的女儿生有一子,就是昌平君。

赵政是昭襄王曾孙,昌平君是昭襄王外孙。

因此昌平君还能算是赵政的表叔。

论公,昌平君有为秦王平叛之功,论私,他俩是亲戚关系。现在开始看重昌平君,这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些许障碍罢了。赵政有把握收拢权力,昌平君等人不会成为秦国征服他国的阻碍。

大秦扩张的脚步并非从他开始,战国时期,战争更是不曾停止过。

自秦王政元年始,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攻韩、攻魏,几乎年年都能薅来新城池扩张一点点版图。

此次攻赵,大秦“师出有名”。

(划掉)由于赵国进攻燕国,正义的秦军无法坐视亲爱的燕国受伤,毅然决然开拔,对赵国表达自己的不满。(划掉)

可称其为“拯救大燕”行动。

以王翦为主,桓齮、杨端和次之,三将率军打出闪电战,不到一月攻取阏与、邺城、轑阳、河间、安阳等数座城邑,基本扫清了未来西进邯郸的障碍。

秦国很满意,浅浅示威一下,王翦带军回归,桓齮留在新地图驻扎。

但赵国很委屈,时任赵王偃听闻噩耗气得厥了过去,很快撒手人寰。

年轻人不讲武德啊,你搞偷袭!

去年秦王亲政,还请了赵王、齐王来庆贺,他们在宴会上聊得情投意合。

这可是蜜月期啊!

天真的赵王以为背后稳了,咱俩关系妥妥的,俺能放心去打燕国。

于是他举全国之力,发兵伐燕,兵临燕都,打得小燕子奄奄一息。

赵政和众公卿一看:

咦,赵国怎么这么空?你拿这个来考验我吗?

我还真就……冲了冲了!

此等绝妙时机,怎能让其白白溜走?

最后,燕国活了下来,赵国损失点城池和一位王,秦国到手一点点新地盘。

“等将军归来,我要设宴为将士庆。”秦王放下军报,颔首赞许。

一旁的宦者令林也笑,道:“大王真是有识人之明,更善于采纳意见,听取国尉缭的建议,下令出兵,派出将军,这才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谁会不喜欢吹捧呢?

赵政虽然不会飘然到忘乎所以,但也心情愉悦,说:“这是所有人的功劳啊。”

林一本正经地点头,称是附和。

到了中午,赵政进行短暂的休憩,得以从政务中脱身,心血来潮去殿外的空地溜达。这时,有位寺人前来通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