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铁槊对钓钩,凤凰三点头 70(2 / 2)

于腾海一击不中,钓竿一斜,鱼线猛地一收,朝着宰四海的喉咙抽过来。

宰四海大吼一声,不退反进,一个大跨步,粗壮的身躯象座小山似的向于腾海压过去,手里的铁槊向前猛戳。

这一个大跨步,大有道理,看似鲁莽,其实粗中有细,钓钩的特点是长,远攻最占便宜,宰四海欺身直进,其实正是破解之道,使钓钩“鞭长莫及”。同时,铁槊直戳,直取敌人要害。

于腾海也不含糊,身子猛地一转,脚步迅捷,斜向窜出,瞬间避过罗汉槊的重击,与此同时,钓钩已经不及回撤,但是鱼杆的尾部倒转,当作长矛使用,刺向宰四海的肚腹。

他使用这根长长的钓竿,片刻间用了钩、锁、刺三种技法,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这里有个名目,叫做“凤凰三点头”,连续进击,间不容缓,若是应对稍慢,必然中招。

但是宰四海不光力大,战斗技术也相当强,钓竿刺过来,他来不及躲闪,罗汉槊也来不及回撤,却并不慌张,左手闪电般伸出,抓向钓竿,要生生从对手手里夺!

这俩人的对决,实在好看,宰四海力大招猛,铁槊沉重,而于腾海招式轻巧,无声无息而技法巧妙。一个是“以力降十会”,一个是“以巧破千斤”,各擅胜场,俱个精彩。

于腾海自然不敢让钓竿被抓着,那宰四海力大无穷,若是抓牢了,那自己必败无疑。

“嗖,”钓竿招未使老,已经撤回,同时身子向后一纵,退出四尺。

宰四海见对方后撤,紧追不舍,举步追击,手里的罗汉槊划了个半圆,带着风声劈落!

正在两个人剧斗正酣之时,忽听得耳边一声清脆的竹笛声响,“呜——”

笛声由远而近,来势甚急。

宰四海吃了一惊,赶紧停住脚步,抬眼看去,只见顺着山坡,有一个人影,正在疾窜而至。

那人中等身材,身法飘逸,手里握着一根竹笛,脚步轻快,在山坡上奔跑就象脚步沾地一般,眨眼间便来到近前。他离着宰四海尚有二三十步距离,把手里的竹笛轻轻一挥。

三枚钢钉,从竹笛的管腔中甩出来。

宰四海心下一惊,他从此人的身法姿态中,已经认出来,他是号称“飞天神笛”的曲无音。当年七沟二十一寨总瓢把子铁无量的师弟。

急切中,宰四海身子一矮,铁槊横移,只听“当当当”三声脆响,三枚钢钉,尽数打在铁槊上。

曲无音甩出三根钢钉之后,脚下不停,三拐两拐,向右包抄,他的动作既轻又快,在起伏不平的山路上如同蜻蜓点水,一闪而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是踩梅花桩的功夫,不论多复杂的地形,身形飘飘,总能抢占最佳位置。

宰四海经验丰富,他知道曲无音是在堵截自己的后路,和于腾海形成前后夹攻之势。

而且,从眼角的余光还能看见,曲无音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远处还有人影,正在悄悄逼近。

宰四海大喊一声,“弟兄们,扯乎。”

他将罗汉槊一摆,向着斜刺里退去,他手下那些喽罗,分别护住左右两翼,成战斗队形,沿着山坡向下撤退。

曲无音叫道:“宰兄,有话好说。”

宰四海哈哈一笑,“曲先生,后会有期。”

铁槊一挥,径自而走。他和手下那些山寨里的喽罗,窜山越沟,甚是迅捷,转眼间,便奔向山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