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吃豆腐77(1 / 2)

下午六点,江弦跟沈从文挎个篮子,往小羊宜宾胡同去。

“沈老师您慢点儿。”

“离得不近,迟了三三该发脾气了。”

沈老师夫人张兆和在家中排行老三,三三也是他对夫人的爱称,后来这昵称移植到他的小说中,创造出了《三三》中经典的人物形象:三三。

马路对面就是赵堂子胡同,走到头,右转,来到北总布胡同,这胡同有“赵家楼”遗址,以及林徽因“太太的客厅”。

抵达小羊宜宾胡同,沈老师已是气喘吁吁。

“张老师。”江弦朝张兆和打声招呼。

“江弦来了。”张兆和满脸和蔼,“我听二哥说你在《人民文学》过了篇稿子。”

张兆和口中的二哥,就是沈从文。

“是,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给他们。”

“给了哪个编辑?”

“王扶编辑和崔道怡编辑。”

“崔道怡是老同志,王扶我不认识,应该是后来调进去的吧。”

张兆和也曾在《人民文学》任职,对那里的情况颇为了解。

沈老师不敢多说话,跟个怕犯错的孩子似得,乖巧的坐正正、吃饭饭。

张兆和算是下嫁,她是安徽四大家族张家三千金,家中坐拥万顷良田,叶圣陶都说“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沈从文老师则是典型的穷小子,家徒四壁,小学毕业,还当过几年土匪。

江弦蹭了顿饭,又继续听沈从文讲了会儿唐史,才蹬着车子,返回北影厂。

一天下来,灵感【唐代】的进度(2/10)

获取方式有点儿类似于刷慕课,进度即听的时长,单位是小时。

......

医科院。

不久前,与医科院一体的中国医科大学,正式恢复建学,设医学专业,改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

八年制!

不过这座学府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国内顶尖水准,欢迎热爱医学的同志报考。

食堂里,朱琳与方招娣坐在一起吃着东西。

“北影厂的食堂怎么样?”

“挺好的,大师傅手艺高超,听说做烤鸭水平比全聚德都高。”

俩人正聊着,旁边忽传来惊喜的声音,紧接着冒出一人。

“朱琳同志!”

一男子快步凑过来,自来熟道:“好久不见,我听说你去拍电影了。”

“你是?”

“我是你们隔壁所的,我叫罗友民。”

“哦,罗同志你好。”朱琳礼貌打声招呼,收拾好餐盒离开。

方招娣比较磨蹭,被他缠着简短聊了几句才脱身,在楼门追上朱琳的步伐,递来页纸。

“这个罗友民想追求你呢,让我把这个转交给你。”

“你替我还回去吧。”

“我就说你不会收,这些男人在你眼里都跟青蛙似得。”

方招娣借着昏黄的灯,饶有兴致的瞥了眼纸上内容。

“呀,他写的这首诗还不错呢。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朱琳听得耳熟,乜了一眼,扑哧笑了。

“那才不是他写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