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四条序列来了!67(1 / 2)

“我记得你是京城人吧,怎么把湘西风貌写的那样活灵活现,你在那儿插过队?”

万事万物都讲究个动机,作家写作自然也要有个启发,总不能跟刘鑫武老师一样说是梦中偶得。

还好江弦早准备了套说辞。

他砸吧口高末儿,对着空气一通呸呸呸。

“这个还得从我着手改编《边城》说起,我当时读的很深,不管是书中那个蒙蒙细雨的小山城'茶峒',还是沈从文老师的文体语言,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芙蓉镇》确实有几分《边城》中的风情。”王扶渐渐生出些明悟。

“后来我随剧组奔赴湘西拍摄,说起来也是凑巧,当地出了件挺出名的事儿,有个开米豆腐摊子的大婶,人善、生意蛮好,却受到了同条街国营饮食店经理的挤兑...”

“镇筸城!”

王扶恍然大悟。

镇筸城的事轰动全国,连《红旗》杂志都为此事撰写了社论。

《红旗》杂志是最高理论刊物,是《求是》的前身。

“所以你是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才写了胡玉音、李国香这两个角色。”

“没错。”

“原来如此。”

王扶已经有些钦佩这位年纪不大的江作家了。

他的文章,不光文学性强,社会性也强,自身觉悟又高。

应该是这一代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了吧?!

“江作家,有件事还是得和你说下,《人民文学》确实没办法一下子刊登19万字的内容,我们打算分四期连载《芙蓉镇》。”

王扶担心他有顾虑,补充道:“你放心,连载的话,讨论度、关注度绝对不会低。”

“四期?”江弦琢磨了下,“刚好《芙蓉镇》有四个章节,分别对应四个时代,这样安排挺合适的。”

王扶松了口气,又道:“社里讨论了下,想让《芙蓉镇》在文代会召开之前亮个相...”

江弦笑了。

这是催他赶紧改稿子了呗。

文代会10月30日开幕,一直举办到11月16日,第一天是文联会议,随后就是文联的团体会员:作协、剧协、曲协、音协、影协...各自召开代表大会,最后闭幕。

顺带一提,在文联现有的团体会员单位中,作协拥有核心地位。

作协的主席就是文联主席,作协每次召开代表大会都是和文联一起。

后来文联团体会员单位越来越多,五花八门,常有人搞混。

何赛飞有次在节目里发飙,怒喷戏曲界乱象,好多网友义愤填膺,立马跑去冲曲协,觉着曲协肯定是管戏曲的,还冲曲协主席姜昆冯巩。

实际上人家曲协无辜的一批。

人家曲协全称叫曲艺家协会,根本不跟戏曲沾边儿,戏曲归属于戏剧家协会,也就是剧协。

“放心吧王老师,我会尽快改出来的。”

“行。”王扶笑眯眯的,“至于稿酬的事儿,江作家您也了解现在的情况,没以前那个价儿了。”

放在50年代,作家绝对是“高薪阶层”,被列入“三名三高”。

老舍、张恨水、艾青...好多作家那会儿都用稿酬买了自己的四合院。

当时还有一故事,有位作家,因为稿酬很高,工作琐事又多,干脆辞职,领着老婆孩子去乡下,准备全心全意搞文学,结果刚下乡,就成立了“社团”,他还是得天天干活。

“我们肯定会给你最大的优待,按千7的名家标准给你。”

“我理解、我理解。”江弦连连点头,能给出千7的价格他已经很满意了,至少证明他改出来的作品,没把档次给落下去。

“对了王老师,还有件事想请教。”

“江作家,你说。”

“我想加入作协。”

“现在?”王扶皱了皱眉,“您等文代会结束吧,您也知道,现在作协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恢复,虽说现在宽松了,以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

这绝对是善意的提醒。

站在王扶的角度,前路充满迷雾,全然是变数与未知。

返回